原生家庭的傷痕1

family issue.png

這個題目,已經想要寫好久了,之前一直還沒有感動,這次隔了七年回到台灣,見到我爸和我爸相處後,我覺得,我可以開始來寫這個題目。

過去三年來,我很努力地想要處理原生家庭的傷痕,包括言語暴力、肢體暴力、童年時期缺乏支持安全感…等,嘗試不同的方式來療癒這個部份,這個過程,我經歷過怨恨、憤怒、怨懟、悲傷、沒有安全感、冷漠、無感、抽離,再到重新解讀我的原生家庭,試著把自己放進父母的鞋子裡,「如果,我是他們,在他們的年紀遇到相同的事情,我會怎麼樣?我又能怎麼樣?」

這個過程很痛苦,我必須承認,若今天我沒有生小孩的話,我或許不會有這樣積極的動力促使我去面對和處理原生家庭的問題,反正,爛都爛30幾年,維持現狀也沒什麼不好,就這樣一邊安於現狀,一邊逃避地過了,但是,看到孩子出生後,自己有時在與老公爭執中失控的場景,真的是令我驚訝萬分,我居然無意識地把自己原生家庭的模式帶進了現在的家庭,小時候會說,我長大才不要如何如何,結果,長大為人妻、為人母後,居然還是做一樣的事。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在這次回台灣之前,心裡一直上上下下,不知道要期待什麼,不知道我會不會又像過去一樣,講沒兩句就翻桌閃人,所以把這次回去當成是這三年專心療癒的成果驗收,哈哈~~雖然,這次與我爸相處的時間不長,但是,我感受到自己的不同,以前,我爸在跟我說話時,我完全聽不下去,主觀地就認定他講的話沒意義、沒營養,講到我不認同的部份時,我就會開始不耐煩,接著,他也不爽,就會開始吵,然後,我們就會大爆炸,再各自閃人,過去,我從來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會這樣主觀地無法接受我爸? 這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然而,在療癒後,我才知道,這個部份是來自我媽對我爸的情緒,我無意識地承接了這個情緒,它並不是我的,因此,這一次,大概是我長大後,第一次可以真心地聽我爸說話,真心地想要知道我爸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想要知道他的想法和感覺,我深刻地想要和他連結,因為,生平第一次,我不再拒絕有一半的我是來自於他,過去,當我無法接受他時,我也無法接受我自己,因此,過去,我常常覺得自己少了什麼,就算外表在別人看起來很ok,但是心裡的那份空,我一直不懂是怎麼來的。

和我爸聊了一下之後,我真的是驚奇連連!!

和他七年沒有見面,平常我們也不會聊天,只是偶爾在line上互傳東西,到我爸家住了一晚,我才發現,我爸和我有很多共同的興趣! (那晚心裡一直在大喊: 蝦米毀,你也是? 真是太驚奇了!)

我爸他現在是個業餘藝術家,寫書法、畫畫都來,這兩樣我是沒他那麼專精,但偶爾會拿出來玩票; 他在家裡的頂樓弄了一個城市開心農場,自己用廚餘做堆肥,我也在我家後院弄開心農場,今年也學著做堆肥,但是,功力還是我爸高,我根本是小朋友等級; 他會在家自己釀酒,我也在家自己釀酒; 他對學習有著強烈的欲望,在半退休狀態,還是把時間排得滿滿的,上日文課、畫畫課、書法課,還有各式各樣社區大學的課程,好像對許多不同的議題都充滿好奇和興趣,我雖然沒他時間多,但是,我也是對很多主題有興趣,喜歡各方接觸,雖然不一定都專精,哈哈~~

那一晚,我不禁在想,天啊,我們怎麼會這麼像? 有些東西是在基因裡嗎? 或是靈魂裡? 也許這些相似處過去就有了,只是,因為我不願意接受,所以從來都沒有看到過,或許是,過去,我一直無法接受一半的自己,我拼命地想要丟棄那一半,追求成為一個別人,我以為,只要丟棄我不想要的那一半,我就可以自由

但事實是,丟棄那一半,並沒有讓我自由,反而成了我的緊箍咒。

缺乏父愛這件事情在我的生活裡面蔓延,我無法真心地愛一個男人,無法信任,沒有安全感,就算對方已經做了許多事情來證明「他不是我爸」,我還是覺得他會跟我爸一樣,我看不見身邊男人原本的模樣,我總要把他套進我爸的影子裡,那個一直想要丟棄的影子像鬼魅一樣,一直纏住我。

當我在和另一半吵架的時候,我心裡是在和我爸吵架,當我在抱怨另一半的時候,我心裡是在抱怨我爸,雖然他不在我的身邊,但是,他像鬼一樣一直都在,在我做了家族排列的時候,我才發現,他一直都在影響我,我表面上對他抗拒,但是,心裡卻是一直渴望他的。

在長期的療癒之下,我明白了,我必須接受這個部份才能得到療癒,我必須張開眼睛去看我原生家庭裡的結構,我的父母是怎麼樣的人?他們的家庭環境是如何? 他們當時生長的環境是如何? 他們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我的父母會成為現在的他們?

在我慢慢地了解他們的人生故事後,我突然間有種感覺…「在我父母很失意忙亂的那個年紀,他們和現在的我一樣大,現在的我不需要去經歷他們當時經歷的那些痛苦,我的人生其實還蠻不錯的,但若硬要把我放進他們的鞋子裡,走和他們一樣的路,我又能走得多好? 我想,他們當時已經盡了當時能做的最好的程度了。」

當我了解了他們從何而來,並產生出一些同理心時,我發現,我看他們的角度不一樣了,那一刻,他們比較像是我身邊的朋友,我的朋友們有時候也會跟我分享他們生活中不如意的事,為什麼會這樣不如意,曾經發生過什麼故事,那為什麼我可以接受我的朋友,而不能接受我的父母?

另一個重點是,我和我父母沒有生活在一起,我的生活完全獨立於他們的生活,他們對我沒有日常生活的影響,我覺得,我是潛意識地想要嫁到這麼遠,離他們那麼遠,因為,這樣他們就不能控制我,不能管我,不能再傷害我,當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那一層控制、影響和傷害時,這個距離,對雙方都是好的,雖然,我們完全違背了中華傳統文化,但是,對雙方來說,我們都可以得到喘息,要一個傷口好起來,一定要給傷口空間去痊癒,不能有事沒事天天就在上面灑鹽或再戳弄一下,當傷口治癒好後,再去接觸,相處起來真的差很多。

 

接受自己

結婚之後,我很幸運地有個老公不停地給我洗腦,他要我做自己,放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不會批評我說,「你怎麼做這個? 你怎麼做那個?」就連學習薩滿這件事,雖然他一開始覺得我走火入魔了,但是,他仍然去上了一堂基礎班的課,試著了解,最後接受老婆去追求她想學習的事物。

我老公示範給我看,什麼是「接納不同」,因此,當我做了自己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我不是個愛爭、愛競賽的人,物質外在對我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事,名牌服飾包包可有可無,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也不是我想追求的,做回了自己,我才發現,我想要的很簡單,就是做過興趣廣泛的書蟲+人妻+人母,會想要奮勇向前追的,目前大概就是靈性世界裡的一切。

當我可以接受這樣的自己,再回過頭來看我爸時,我發現,我也可以接受他了耶~我不再用那套標準去框在他身上說:「為什麼你不是這樣的爸爸? 為什麼你沒有做這個? 為什麼你要做這個?」當我放下標準,痛苦不見了,沒有要求和期待,哪來的失望呢? 他只不過是在做他自己,這在現代的社會真是太少見了。他不是個在物質世界極有成就的爸爸,也不是個無微不至的爸爸,但是,他教給我的是「勇敢做自己,不要管別人怎麼說。」誰說好爸爸就一定是要是某個特定的形象呢?

我對於這樣的感受和想法很驚奇,從來也沒有料想過我可以這樣接受他。或許是,分離的這七年裡,我在療癒中漸漸地接受了長久以來我不停在否定的自己的一半。

 

待續…

 

 

 

 

2 Comments on “原生家庭的傷痕1

  1. 感謝你的分享
    我每次看你的文章 我深有同感

  2. 很羨慕你有機會向爸爸道愛,而我是在爸爸過世以後才弄懂自己對他不滿的原因和他寂寞的心情,但一切已來不及,很希望能再見到爸爸,親自對他說「謝謝,對不起,我愛你」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