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2
續前文,前世今生1。
前世今生,這個話題總是能燃起我好多的興趣,看了愈多人前世的訊息,我的內心就愈是對所有人類靈魂大我的安排更充滿崇敬之心,我們的靈魂大我如此地有智慧,把我們安排在一個這麼恰好的人與事件當中,學習處理我們在其他世沒有處理完的情緒與情感。
線性思考: 前世已經發生,來生還沒發生?
許多宗教、文化與電視電影教導我們關於前世今生與來世的概念都是線性的: 一個靈魂投胎到一個身體裡,經歷身體的生老病死,死亡,過渡,在前世與今生之間,可能在極樂世界裡停留一段時間,再檢視自己上輩子的成績表現,接著計劃如何重新轉世輪迴,再投胎一次當人,再學習同樣的生命功課或是晉級學習不同的功課,一直到我們修行完成,靈魂進化,最後成佛不再來為人。
我們視轉世輪迴為一個單一靈魂的線性發展,一次只過一生,許多其他世的人生,我們全視為「前世」,而來世更不用說了,我們更少去想關於來世,因為都還沒有發生啊! 要怎麼去想未來會發生什麼呢?
但是,在我與個案的療癒經驗裡,我發現前世、今生與來世是同時存在並且互相交織影響的! 線性時間的轉世輪迴並不是解答,所有的人生,不論稱它為前世、今世或來世,全都存在多重空間與時間裡,在多重空間與時間的概念裡,時間用不同的方式前進,並不是線性的,我們一直存在「現在」,因此,此刻,每一段不同的人生都正在進行,也已經都結束!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剛好找到了上面這幅圖,非常貼切符合我對前世今生與靈魂大我的關係。
大樹代表的是我們的靈魂大我,是靈魂的總體,像一棵大樹一樣,開枝散葉,而我們現在處於肉身中的這個靈魂,是這棵大樹當中的一小個片斷體,是一個小樹枝或是一片樹葉。時間是同時存在的,靈魂大我這棵大樹同時存在於過去、現在與未來,它分送出去的每個樹枝或樹葉也是同時存在的,就像圖裡面,所有不同的人都是來自這棵大樹的片斷體,他們都延著大樹開散出去設定的路途,同時一路地跑回大樹的終點,我們的前世、今生與來世全都是同時存在,並且會互相影響。
賽斯則是用森林的方式來解釋時間不存在,每一刻都是「現在」的概念:
下面的比喻,恐怕是相當陳舊的,但仍是一個好比喻。你步行穿越森林,發現許多樹木。時間可以理解為整個森林。但是你見到前面的一株樹,把它稱為將來。 你以為這樹以前不在那裏,因為你還未到達它。你把你背後的樹稱為過去。你好比沿著一條狹窄路徑步行,但是那裏有許多路徑。這森林是整體存在的。你可以向前或向後步行,不過你剛剛學會如何這樣做。
我們把這個比喻進一步延伸,把這整個森林稱為廣闊的現在,樹木可以比作意識,它們是同時存在的,但是這座森林不占有你所認為的空間。
在這座森林裏沒有你所稱的過去、現在或將來只有一個現在。由於在這個現在中有無限的可能,其持久性才得以價值的實現而維持,一種無窮無盡的實現。因此這座森林不斷在擴大。它不是空間或時間的擴大;它是能力和價值實現的擴大。能力和價的實現可以建築在各個層次上,有各種偽裝,其中之一是你現在的生存領域。
賽斯把靈魂大我比喻成一片森林,每棵樹都是一個意識的片斷體,一段人生,每棵樹都同時存在過去、現在與未來,每一刻、每一個當下都是「現在」。
因此,當我們在這一刻,改變了我們的一個想法或做法時,不止改變了我們的未來,同時,也改變了我們的過去,不止是這一世的過去,也包括每一個不同片斷體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平行宇宙與前世今生
因為上面這樣的概念,我認為平行宇宙與前世今生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概念,只是一個用的是時間的象限,一個用的是空間的象限,不同的辭彙各別描述同樣的事,當時間與空間都不存在時,不論是平行宇宙或是前世今生,都是大樹分出來的小枝幹與小樹葉這些片斷體,或者,像賽斯說的,是一座大森林裡的不同樹木。
透過薩滿之旅,在一些必要的狀況下,我看到許多人不同段的片斷人生,如同我前文所提的,不一定所有的問題都和前世有關,有時會是今世,有時會是前世。
這些關係、曾有的故事,現在的狀況,一直是處於動態狀況,隨著每個念頭與事件發生,不停地改變。曾經,我在看自己與另一個人的關係時,隨著這一生我們之間關係的變化與人生功課的學習,我們有關連的那一生,相處的情況也隨之改變,原本無法放下,隨著這一生課題的學習,最後,可以輕易地轉頭走開,不論是在前世或這一世,因此,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不同的人生片斷,可能處於不同的關係,但是,情緒與情感卻不太會有巨大的改變!」也就是,我們可能演出不同的角色-可能是爸爸-女兒,或是姐姐-弟弟-但是,對彼此的情緒和情感,尤其是沒有修完的部份,都十分強烈地附著在不同的人生片斷之上。
不同角色,卻帶著差不多的情感
舉個例子來說,我曾經做過一個個案,他與他的哥哥姐姐長期以來有相處的問題,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對他的哥哥姐姐抱著很高的期望,期許他們可以在家庭與事業上和他同進退,希望他們可以像巨人一樣站在他的身邊,陪伴他,幫助他,和他一起衝事業,但是,實際的狀況是,他雖然是老么,他的能力最好,哥哥姐姐有意願,但能力與意志力都無法像他一樣持久,他變成了要支持哥哥姐姐的角色,心裡有很大的不平與委屈,他在平時家庭時間裡,看到哥哥姐姐,內在仍是有矛盾存在,他覺得哥哥姐姐讓他失望,不能做到他想要他們做的,但同時,他又會強迫自己為哥哥姐姐多做一些,期望靠著多做,他們就會改變,只是,這樣的希望一再地落空; 哥哥姐姐對他也有很強烈的不爽感,他們從來不會主動連繫他,沒有他夢想中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歡笑的時光,三個人總是有些角力在裡頭,哥哥面對能力超強的弟弟,在父母面前常有抬不起頭的感覺,但他總是默默地隱忍,很偶爾才會表現出一些不耐,姐姐則總是以自己為主,因為一些小事情,就可以責怪哥哥和弟弟,她總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在和別人討愛,他目前處在一個持續抱怨哥哥姐姐的狀態,甚至,開始想要把他們杜絕在外。
在一次的薩滿之旅裡,我看見他們三個人兩段前世的姻緣,最靠近今生的那一世,哥哥姐姐是他的父母,因為戰亂的關係,他們沒有能力提供他良好的生活環境,他在內在很怨恨父母的能力不足,內在對父母的感受很矛盾,內心很愛父母,但同時又瞧不起他們,期待他們可以為自己做什麼,但他們又沒有辦法與能力,對他們很失望,後來,外頭有了一個機會,能力十分強的他出外去闖天下,他的父母無法理解他拋下他們的決定,陷入了很深的悲傷,一個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很悲哀,一個覺得被兒子拋棄,感到自己是受害者。
還有一世,他是一個非常嚴格的父親,他的哥哥姐姐是他的兒女,因為他獨裁者式的要求與期望,他的孩子們沒有辦法達成他所想要的樣子,最後,在他失望之下,他把這兩個孩子趕出去,斷絕關係,他的孩子們很傷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父親? 身為父親的他,則是陷入失望的孤立之中。
雖然角色相差很大,但是,他們的情緒都還在,個案對兄姐仍抱持著很大的期望,想要他們有一番成就,想要他們成為自己期望中的樣子,內心渴望三個人可以站在一起,當對方無法達成自己的要求時,就會有想要斷絕的想法出現,前兩段人生,他都斷絕成功,這一生也在開始思考要斷絕的階段,我的指導靈給他的訊息是,「你必須接受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樣有很大的能力去成就大事,或是提供你想要的生活需求,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才能與人生目的,你必須學習同理這些能力較差的人,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樣,隨便做,高能力就隨便能夠展現,這對許多人來說,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一個能力高的人要同理能力較低的人是件很大的挑戰,但是,這是你的人生功課,你可以做出和過去一樣的選擇,斷絕關係,或是,學習不再給別人期望,學習同理,學習去看他們美好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學習對你來說最困難的一件事–同理與包容,學會了,你就穿越了所謂的”業”,你們三個人就不需要再重覆不同的角色學習同一個功課,通常,你改變了,過去和未來就變了,他們也會改變。」
從這個個案的例子,很明顯地看到沒有處理完畢的情感能量,與還沒有學會的人生課題,會再延伸到不同人生片斷裡,透過不同的情節,繼續處理與學習!!
對某些人莫名的強烈情感
有時候,我們對一個剛認識的人會有很莫名其妙的某些情感,像是覺得對方好熟悉,好討厭,好喜歡、好來電、好反感…等,我們的頭腦還在處理「為什麼我有這種感覺?這感覺從何而來?」但是,我們的身體與心已經開始做出反應,想馬上靠對方更近,想和對方吵架,或揍對方一拳…等等,頭腦不知道,但是靈魂全都有記憶體在裡面,靈魂牽引著心,心馬上就有感覺和反應。
舉自己的例子吧!
我的老公是印度裔的加拿大人,老實說,在遇到他之前,我很不喜歡印度人XD~因為在工作場合遇過一些印度人很無禮,就以偏概全地認為所有印度人都是這付德性XD~(以偏概全真不是好習慣,哈哈),當我第一次和我老公見面的時候,我的頭腦在閃紅燈說:「喔伊喔伊! 是討人厭的印度人! 離遠一點!」我卻在和這個人聊了幾分鐘後,有非常莫名的熟悉感,好像我們曾經在一起過,我的心和身體自然而然地慢慢靠近,接下來莫名其妙談了四年的遠距離戀愛,當中發生許多事都該讓我們分手,頭腦已經發過無數次警訊要我和他分手,但心卻分不了。
一直到前年,在薩滿之旅中看見和他過去的姻緣,我才豁然開朗「為什麼我們對彼此有熟悉感? 為什麼頭腦不停警告,心卻放不掉對方?結婚後,數次婚姻危機也沒離成?」我們有許多未完成的情感與功課要在這一生中完成,是約好要來「訓練」彼此,讓彼此的靈魂更加進化的,看到了過去的姻緣,再看看我們交往與婚姻當中歷經的起起落落,雖然常常還是沒有該要怎麼做的立即答案,但是,可以確信的是,我們都透過這些磨練的方式重新塑造對方,在痛苦中進步與改變,如果說,他給我很順隧的婚姻,沒有衝突與挑戰,我不可能成為今天的我,可能仍是遇事只會哭哭啼啼,怨天尤人的那個小女孩,雖然,有時候,他給的「訓練」非常魔鬼,讓我很想痛扁他、離開他或是想要出軌,但是,跳出這場戲,用一個觀眾的角色來看我們的戲,我們只不過各別在扮演一個必須這樣演的角色,入戲太深時,就沒辦法看清楚究竟我們要成就對方的是什麼,只看得到爭執裡的機機歪歪,各自的傷痛與堅持,然後,急著想要跳出去這些機歪與傷痛。
看到了前世姻緣,對於這一世兩人該怎麼相處,並不會馬上有立即的幫助,會知道「哦~~~~原來是這樣呀!知道了原因,啊然後呢?? 我們還是處不來呀! 要怎麼辦?」我想,這大概是許多人知道了前世今生的故事後,最常提出的問題了。
轉被動為主動,解決問題
我覺得追溯前世的故事是讓我們了解未解開的結與情緒在哪裡,讓我們懂得靈魂一直以來的安排是什麼? 要針對哪些部份去處理,至於傳統解釋誰欠誰,誰來還債,誰來報仇,我並不喜歡如此狹隘地看待,如果只是很被動地想「反正我就是來還的,繼續忍耐」或是「反正他上輩子欠我的,我就是要他還」,這對靈魂的進化一點幫助也沒有,一件事情的發生不一定完全是一方的錯,面對這個事件,雙方都有糾結的情緒,不是只有黑白分明的好人與壞人,好人也有缺點,壞人也有多情處,雙方必須有個共識是「我們帶著這些未解開的情緒,用不同的故事情結,繼續來演這場戲,直到我們找到方法解決,達成和解,那麼,我們的靈魂才能夠安排其他的戲來演出。」
懂得情緒的糾結點,接下來,就是在生活的高低起落之中,找到方法來化解自己內心的點,我的重點劃在「自己」,我們永遠沒有辦法改變別人,就算是再親密的另一半或是父母孩子,我們只能夠靠著改變自己來改變身邊的一切,當我們改變之後,要嘛身邊的人也跟著改變,要嘛身邊的人變成新的一批,改變的時候,表示我們學習接受自己的糾結點,選擇跳出那個無限迴轉的圈圈,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改寫了自己的故事,包括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每個片斷。
改變
改變,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實行起來真的不簡單,因為,我們必須面對自己所有的限制性信念、情緒的糾結點、過往的傷痛與創傷…等等,了解了之後,還必須想方設法來改變,還好,我們的靈魂不是把我們放到這世上就離我們而去了,我們的靈魂大我一直都在眷顧著我們,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設定意念」(Set the intention),也就是和他下訂單,那方法呢?就交給靈魂大我去傷腦筋吧!如果,所有的方法都要靠我們有限的頭腦來想,那就像老鼠在迷宮裡,繼續用著相同模式,跑在相同的路線裡,要跳出既有的框框,就把這個框框丟掉,讓靈魂大我從他的角度想個新的方法,我們身為片斷體,就等著接收資訊即可。
這個過程並不表示都會一帆風順,我們仍舊可能會受傷,會煩惱,會有喜怒哀樂等情緒,但是,當我們的內在相信有一個更高的力量在支持我們走目前這個人生片斷時,我們不會有孤軍奮戰的感覺,我們會有更大的支持的感受!
結論
前世今生,真的是個非常有趣的話題,怎麼談都談不完,但是,談過去,談未來,只能是談談,我們的專注點還是得是在這個有意識的當下,只能從這一刻開始做些改變,因為當下才是力量之所在,要有任何的改變,還是要從這一刻開始。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