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樂觀的特訓

wayne dyer

「當你改變你看事物的方式時,你正在看的該事物就改變了。」

人天生下來有屬於自己的性格,有人天生容易樂觀,有人天生容易悲觀,但是,樂觀地生活並不完全是天生的,不用因為天生容易多愁善感而煩惱,也不要因為所生所長的原生家庭是悲觀想法較多而覺得自己完蛋了。

樂觀是可以練習的,我們能夠透過許多方式「訓練」自己的大腦變得「習慣」樂觀,其實,樂觀與悲觀就是一種習慣,我們看見事物當下立即習慣的本能反應,習慣可以改變,只要有心,設下強烈的意念,再加上行動與覺察,我們都可以變得更樂觀。

 

樂觀特訓

若看我的星座-巨蟹座- 刻板印象: 就是個情緒化,容易多愁善感,想太多,想太細又 很敏感的人,我也確實在某些面向上有這些特徵,樂觀不是我的天性,在我開始訓練自己的大腦之前,我很容易因為小事而不開心,晚上睡不著,受委屈時,內心世界的畫面常常是: 蹲在角落,手指在地上畫圈圈。

半澤直樹40

我不喜歡活在星座的刻板形象裡,情緒化與敏感對我的生活沒有幫助,而且,事情也不會因為我不停地想就有好轉,有時還更惡化,為了不要讓自己悲慘的生活,我開始訓練自己樂觀。

我記得最開始訓練前,我的貓得了很嚴重的尿道阻塞,我當時每天都很驚恐,獸醫有一度說他必須做人工尿道,我都快要崩潰了,當時,不知道在哪裡看到這一段「寵物常常反映的就是主人內心的狀況,因為動物天生的愛以及與主人的連結,他們會試圖用自己的身體去中和主人的情緒。」

因為這一段話,我開始反省自己天生容易敏感負面與多愁善感的天性,我再讀了一次露易絲.賀的「創造生命的奇蹟」,這本書帶領我進入了改變信念的初學,接著,又不知道哪裡飛來一本奧格.曼丁諾的「世界最偉大的推銷員」這本書,這本書和賣東西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教導養成一些成功正面的習慣,內容提到一個秘密的羊皮卷,有10大守則,我每21天看一個羊皮卷的內容,那就是我該週的「心經」,每天早晚及等人空閒的時候,就拿起來讀一次。

 

為什麼要21天,因為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需要21天才會內化。

這個訓練並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而持續的,隨著時間,會遇到更多不同的狀況,一而再,再而三地考驗自己處理事情的角度,當然,有時候遇到新的狀況時,又會再一次被打到谷底,又要再從淒淒慘慘中,再把自己散落一地的碎片再撿起來,但是,記得大方向–學習用樂觀的角度看事–就能夠再一次找到方法。

 

看事情的核心思想

 

看著自己的經驗,我真的覺得當我改變了看事情的方式,事情本身就改變了。

我曾經覺得自己的老公是個被寵壞的孩子,心裡就深深覺得他不可能會主動幫忙,也不會幫忙,能力不行,會把事情搞砸,我要再重做一次,因為我內心已經根深蒂固認為他就是這樣,所以,我很自然地就把所有的事情攬過來自己當苦命阿信在做,然後做完再來爆炸怪罪對方都不做。

後來,我覺得不能再這樣,於是,我先改變看他的方式,「他有能力可以照顧小孩,幫忙家事,體貼我,給我我需要的愛。」

因為我用這樣的角度去看他,所以,我開始會把事情交出去,就算他沒有照我想要的方式做事,他也能用他自己的方法去完成這些事情,漸漸地,他開始會主動跟我說,「孩子我來哄睡」,「我BBQ給你吃。」「我幫你按摩。」「你需要工作時,家裡交給我。」他開始在做這件事當中,感受到成就感,看到老婆給他的讚許,看到小孩對他的依賴,他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就再繼續強化我看他的方式:「他有能力可以照顧小孩,幫忙家事、體貼我,給我我需要的愛。」

這並不是一天、二天,需要時間,但是,只要有開始,就有機會可以慢慢地達成。

很多時候,我們看事情的角度,就是我們設定自己如何行動與應對的核心,如果核心設得正面,很自然地,我們會用正面的方式去行動與應對,若核心設得是負面,我們的行動與應對也會隨之反應。

因此,想想自己生活中哪些方面總是不順隧,再思考一下,你對這些不順事情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可能是「我的老板就是個豬頭。」「我的朋友就是都不懂我。」「我的老公/老婆都不會主動關心我。」「我的小孩就是不聽話。」「我的工作就是個糊口飯吃的飯碗。」

這些想事情的核心思想,都會影響我們的行動與應對模式。

 

正面樂觀特訓

bryant-mcgill-being-positive-practice-6g3z.jpg

只需透過練習就能變得更正面積極。你可以重新訓練你的心靈,去看看每件事最棒的可能性~Bryant McGill

若你想試試正面樂觀思考的特訓,可以思考下面幾點:

1.正面樂觀是一種選擇

常常,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都會先伸出食指,指看看到底是誰的錯,是另一半、老師、父母、小孩、路人或老天的錯,當我們怪罪的時候,我們是無力的,有力量的人會「選擇」自己的感受與看事的角度,有力量的人會「選擇」調整自己的核心思想,再一次地用行動做改變。

當一件事發生的時候,我們可以抱著「好難哦」的心情來面對,就像考試的時候,一張考卷發下來,如果,我們抱著「好難哦!我都不會」的心情去寫,過程一定是心力交瘁,壓力超大,但若能抱著「看起來不簡單,但讓我來試試看吧!」過程中的心情,可以比較放鬆,有會的都算賺到。

2. 為自己灌入正面樂觀的訊息

我會說…不要再看新聞了,不要再看評論節目了,不要再聽八卦了,盡可能地把自己沉浸在正面的訊息裡面,正面有意義的文章,個人成長的書籍或有聲書,快樂人士的故事(本來是想寫成功人士,但太多成功人士不快樂),TED talk有意思的演說…等等,為自己創造一個正面的空間次元,別人可能會笑我們不切實際,沒有活在真實的世界裡,但是,什麼是「真實的世界」? 天災、人禍、戰爭、批評、犯罪…等等是真實世界? NO!那只是媒體創造出來的一種世界,我們能夠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正面世界。

剛開始的幾天會最困難,會像要戒毒者一樣,一直想回去看原本習慣的訊息,但是,請努力地試21天,沉浸在正面多過於負面的世界。

3. 鳥事不是必然都是壞事

替自己與許多人做了薩滿訊息與療癒,我發現「鳥事不必然都是壞事」,很多鳥事的發生,其實都有更大的原因與意義在裡面,雖然現在我們看不見,但是,一段時間過去後,我們能夠慢慢地悟出當中的理由,生命的浪推著我們走,它不可能一直是平靜的,若水是平靜的,沒有風,沒有浪,那我們就不可能駛往任何的方向,很多鳥事發生時,我們會有被推入谷底的不爽感,但是,鳥事有時能夠促使我們改變,逼迫我們用不同的核心思想來看待事情,進而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事情,最後,就能有不同的結局。

4. 接受自己的脆弱、無奈與所有負面

我們是人,脆弱的人類,有軟弱與負面都是自然的,正面樂觀不代表我們必須把負面與脆弱視為洪水猛獸,不需要像驅魔一樣地趕走負面與脆弱,當我們愈想排除,它就愈緊緊黏著我們,當我們有負面的心情出現時,拍拍自己的肩,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大聲告訴自己「我愛你,我接受全部的你。」如果我們都不能包容我們自己,還有誰能100%包容我們呢? 我們必須是第一個全然接受自己的人,需要大哭,就大哭,需要大吼,就去大吼,哭完、怒吼完,能量發洩完,再給自己一個抱抱親親。

就像小孩鬧脾氣,愈是對他們大吼大叫地大罵,他們就哭得愈大聲,反抗可能就愈大,但是,若能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他們抓過來抱一下,表示我懂你的心情,陪著他哭與發洩,很快,他就能緩和下來,之後,要再分析教導都容易得多,人類,都只是想要自己的心情被了解,被聽見,因此,我們必須先對自己寬容,成為能同理與接受自己負面心情的人,之後,才能平靜下來去分析學習事情。

5. 練習、練習、再練習

沒有一蹴可成的事,在布琳.布朗(Brené Brown)對脆弱的力量的研究裡,她提到,她研究的對象中,那些能夠全心地活著,充滿感恩與正面生活的人,只有少數百分比是來自原生家庭的教導,大部份這樣生活的人,都是「fuck their way there」一路蠻幹衝到能全心感恩正面生活,因此,能夠正面樂觀是一種練習,需要一股狂幹的衝勁,努力持續並有耐心地練習,再練習。

 

 

結論:

正面樂觀不是天生,絕對可以靠著後天的練習養成,它沒有終點,也不是個人生目標,比較像是一種精神與心情,沒有絕對必須該怎麼做,它就是一種習慣養成後的本能反應。:)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