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知識為行動

you're what you do jung.jpg

你是你的行動,不是你說出來的行動~榮格

 

我的許多文章裡面,都提到要改變,要行動,不論指導靈給了什麼樣的建議,如果沒有改變與行動,那等於是廢話一堆,但是,我們的問題在於「我都知道,指導靈說的,我也早就知道,了無新意,但就是無法化為行動,無法改變,總覺得做了一下下,就又被情緒感覺牽著鼻子走,或是,我就是提不起勁,好累好累。」

如果,已經做了探索,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得到了訊息,知道方向在哪裡,該做什麼,做了療癒,在靈魂層面的力量已強化、修復與淨化,接下來,欠缺的就是行動,要如何把以上這些化為行動?

我們要先了解自己無法行動的原因。

無法行動的原因

我自己的經驗裡,無法行動的原因,有這幾個:

1.怎麼可能這麼簡單

得到指導靈的建議之後,我常會有種,「拜託,你只是重覆說了我早就知道的,這麼簡單,還要你再跟我說一次嗎?」雖然,我覺得「這麼簡單」,但我就是不會去做,因為太簡單,太直白,我內心的直覺反應是–「怎麼可能事情會像憨人想得這麼簡單?」但老實說,後來真的行動後,才會發現,原來就是這麼簡單,是我想得太複雜,想太多了。

2. 我沒有感動/感覺想要做

我是個很憑感覺行事的人,有時候,遇到不想面對的事情時,我會默默告訴自己: 「啊,it’s ok. 不處理也不會死人,去面對了很煩。」遇到我早上不想起來的時候:「啊~it’s ok,我很累,值得多睡10分鐘,幾個早上不起來冥想或工作,沒有關係。」遇到工作上的難題:「啊~ it’s ok, 我的頭腦需要放鬆一下,什麼都不想管。」內心裡浮出不想面對的情緒:「啊~it’s ok,我現在只想要喝杯珍奶、吃些鹽酥雞,上Netflix狂看電視劇。」

通常在數個it’s ok之後,會發現,一件不想面對的事,變成了數件不想面對的事; 幾個早上沒提早起床已經變成了半年早上沒提早起床; 一項工作沒有馬上處理,累積成數十件工作需要處理; 一個晚上,一小杯珍奶、鹽酥雞和整晚Netflix,變成了 每天晚上(雖然菜單會做變化XD)。

強烈地讓感覺牽著走和行動,而我內心期待有勇氣的那天、工作變優秀的那天、溝通能力變好的那天、身心靈平靜的那天…遲遲沒有出現,好像永遠都在明日復明日,而明日我仍舊沒有感動/感覺想要做,於是,在一直深陷無底洞。

3. 看著自己設下的目標,望之心急與嘆氣

我有個毛病,眼睛要的比肚子裝得下的還要大,我總是為自己畫下一個不切實際的大餅,又急著要馬上吃完,這塊大餅可能是「我這一個月,要把新網站完成,要每天寫一篇部落格長文,要翻譯稿件,要參加鼓圈、要做多少療癒,正職的工作要完成新的系統,要給小孩上中文課,每天給小孩準備媽媽親手料理,要看5本書,要參加讀書會,要和老公多培養感情,每天早上要早起運動、工作加包便當,blah blah blah….」

通常到了月中,我開始心急,書只看了半本; 小孩的中文課,只上了1次; 部落格文章與譯文,零篇; 新網站,施工中; 鼓圈有參加(打勾); 療癒,做了幾個(打勾); 媽媽親手料理一週只有三天; 讀書會,延期; 老公,拜託不要來煩我; 早起,痴人說夢。

我的問題顯而易見…設定了不切實際的目標、期望與時間,但我想,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是這樣的,在我們療癒的過程,我們都會希望做一次,就能痊癒; 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想要明天就已經坐在目標的寶座上。

4.  習慣迴圈

這應該是無法行動的大魔王,被自己的習慣迴圈打敗。

習慣廻圈有許多層面,包括行為、情緒與思考模式的習慣。

習慣迴圈就像是自動駕駛一樣,有多少次我們早上刷牙洗臉、穿衣服,買早餐、吃早餐,開車/騎車/搭大眾運輸系統上班上學,完全是自動駕駛,到了學校或公司後,完全回想不起來早上做那些事情的過程,就這樣迷迷糊糊地到了目的地,再繼續靠著自動駕駛系統上8小時的班或學,再自動駕駛回到家,吃飯、看電視、洗澡,上網、上床,睡覺,過完一天,完全沒感覺今天幹了什麼特別的事,完全不覺得自己用了大腦不同區塊的不同位置,反正都是同一條路、同一個地點、同一家早餐店/快餐店,同一台新聞台(雖然有不同新聞),同一個節目,同一個網站/社群軟體,同一張床…

過了這樣的一段時間後,我們開始覺得人生無意義,無趣,無用,自己無聊的快爆炸了,內心有聲音說,「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實在太無聊了,我想要改變!!」可能,這個想法會剌激我們做想要的改變三天,最多一個禮拜,接著,又再回到習慣廻圈,過著同樣的生活,抱怨同樣的事情,一樣無聊、低落。

zig ziglar

「你不需要已經變得很棒了才開始,你需要開始了,才能變得很棒!」~齊格勒

如何把知識化為行動?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不知道要做什麼,我們都非常清楚了解自己的毛病、習慣、情緒、感覺與想法,我們都非常了解,但是,我們會假裝看不到,或是,雖然看到了,但不想要承認。

 

1. 我認為,第一件事是要承認與接受自己這些毛病、習慣廻圈、感覺想法與情緒。因為接受了,等於我們不再排拒,接受的同時,也接受了「這是我的責任」

只有接受這是我的責任,和我老公、小孩、老闆、朋友、路人沒有關係,一切都是我! 那我們就把力量拿到自己的身上,因為,我們認可自己是有能力可以改變的。

 

2.  接受事情就是可以很簡單,只是我沒去做。

我認為,這個時代是個超級美好的時代,任何我們想要做的事、學習的技能、想了解的事物,都能夠在網路上找到1000個影片,10000個部落格,所有詳盡的答案與步驟都在一個Google之間,想學什麼,隨便都能找到許多天才把想起來好難的事情,用非常清楚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一看就懂,像是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把好難的數學變得好簡單。

因此,重點不在找不到內容,而是,因為取得方法太簡單,就在彈指Google間,我們覺得,反正明天還會在那等著,下個禮拜也還在,而且,反正那麼簡單,到時候再看,於是明天變下禮拜,下禮拜變明年,明年變Never。

事情都很簡單,方法俯拾即是,但如果連簡單的彎腰前,也要想老半天說:「這樣彎對嗎? 」「事情有這麼簡單嗎?」「真的撿得到嗎?」「好累哦,不想彎腰。」就算有滿坑滿谷的黃金鑽石也不會自動跑進我們的口袋。

 

3. 事實是: 等待感覺對的那天…永遠不會來

常常跨不出第一步,是因為這一刻,我沒有感覺/感動想要做,it’s ok我順著我的感覺,跟著感覺走不是一件超重要的事嗎?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更了解大腦如何運作,那我們就會知道,實際操作上「感覺對的那天,永遠不會來臨」

我們的大腦,也就是自我(Ego),是設計來保護我們遠離威脅、不舒適、風險、危險的重要保護機制,當我們一感受到不舒服或有威脅時,大腦馬上會發起保護作用,讓我們很快地遠離不舒適與威脅。

這也就是,每當我們想到,我需要對某位朋友坦誠表達,但那個對話講起來鐵定會不舒適時,大腦馬上就響警報:「喔伊喔伊! 不要打電話,去喝珍奶。」想到工作上要建立新系統,我需要和一直拖的廠商聯繫,搞定手邊推積如山的紙本資料,仔細檢核資料,omg,好煩哦! 大腦馬上響警報:「喔伊喔伊! 算了,不要做了,快上臉書去放鬆麻痺一下!不要看就好了。」想到工作一天回到家要煮飯,要洗菜、切菜、煮、吃、洗再清潔,天呀,這工程也太大了,想了就好累,大腦警報:「喔伊喔伊! 外面隨便買來吃吃就好了。」

例子大家都可以無限再延伸,因為大腦要保護我們遠離不適,所以,我們想要做的事,想達成的目標都沒有做,因為,要達到目標,追求我們想要的健康、友情、工作表現、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實現夢想…等等,這些全都不會讓我們感覺到舒適,會有挑戰、威脅、對立、要溝通難開口的事、要去做有風險的事。

因為感覺永遠不會來臨,所以,我們需要逆向思考,既然感覺永遠不會來,那就不論怎樣「做了再說」,小小的行動改變感覺,通常行動之後,我們原本不振的感覺都會受到振奮提升

 

4. 五秒規則

大腦的前方是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這一部份的大腦控制了人生存的意志、個性、個人表達、做決定與行動,如果,我們能啟動前額葉皮質,我們就能夠把內在設定的目標化為行動。

那要如何啟動前額葉皮質呢?

我很喜歡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的五秒規則(The 5 Second Rule)。她寫的5秒規則和食物掉到地方五秒內撿起來都還能吃的那個不同XD~

她認為,每個人在想做的事與實際付諸行動之間有5秒的時間,如果超過5秒沒做,通常就不會去做了,她有一個很特殊又超簡單的方法(again, 簡單!),就是倒數五秒

比如說,我想要早上5:30起床,冥想、運動、工作和打包便當,在鬧鐘響的時候,馬上數「5, 4, 3, 2, 1」馬上起床關掉鬧鐘,像火箭升空一樣,倒數完馬上發射,為什麼要這樣? 因為,我們通常都想太多了,早上鬧鐘一響,習慣迴圈就帶著我們去想,「噢,我這麼累,前晚12點才睡,噢,冥想還不就那樣,運動會流汗,工作,啊再等等,包便當,好繁瑣哦…blah blah blah。」因為,還沒做,就想太多,想太多,就啥都不會做。

因此,五秒規則在倒數完馬上發射後,就自然地刪除了中間想太多的地方,根本沒時間想,又倒數這個行為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動作,像是一個開始儀式(starting ritual),要打破習慣廻圈要靠的是行動,但通常無法一下從想做跳到自己想要的行動裡,這時,一個簡單的開始儀式就能馬上打破迴圈,把我們從習慣廻圈裡,換擋到行動模式裡。

這真的很有用,不知道為什麼一開始倒數五秒,就莫名其妙會去做,早上自然從床上發射起床的感覺挺好的。

 

5. 簡單的小改變與合理的目標

除了把事情想得太複雜,想太多,還有餅畫太大,正常狀況下,沒有人能夠一夜致富,一夕成功,所有傑出人士都是從小小的改變與行動開始,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地走,我們只看到傑出人士現在走在雲端上的樣子,然後,心裡吶喊,「我怎麼可能? 他怎麼可以? 我討厭他…」但是,他們還是小人物的時候呢? 正在一小步慢慢走的時候呢? 我們都沒有看見呀!

因此,我覺得與其把餅畫很大,一天吃不完,不如,把餅畫得又小又精緻,慢慢吃、細細品嚐。

我現在已經不訂上述那樣瘋狂的計劃,時間還是很滿很忙,但是,一天做一些,寫一些,每次訂下來的都做得完,成就感來得高很多。

 

6. 不止寫待辦清單,也要寫「已完成清單」

一直看著待辦清單,就會覺得「天啊,還有這麼多,我什麼時候才做得完啊!」然後,開始感到自己愈來愈渺小,愈來愈沒有成就感與價值,開始想,自己哪一天才能夠到目標那裡去啊~~」

但是,如果,我們寫一份「已完成清單」,哇,那感覺可是南轅北轍,我習慣在自己的記事本上把已完成的事情用粉紅色或亮色系螢光筆劃掉,看著色彩增加,就好有成就感,覺得自己居然不知不覺間已經完成這麼多了,看了已完成清單,再去看待辦清單,心情就會完全不同,覺得更有信心能夠做到待辦事項。

 

結論

其實,這一些分享,大家一定 都已經在好多書上看過了,不是原創,也了無新意,但是,重點不在新意,是運用簡單如脫褲子,想都不要想的方式,促使我們去行動,因為,想太多,就沒感覺想做,就無法 行動與改變,那麼就逆向思考,直接用小小的行動,去改變我們的感覺感覺通常都是隨著我們做了什麼而改變,自信心也是在做了之後,才會建立,一切都是在「行動」中增長。

只靠大腦用想的,一輩子也「想」不到終點,必須用小小的行動,小小地跨出每一步,練習,練習,再練習,重覆,重覆,再重覆,改變才會在點滴的累積中顯現。

7 Comments on “如何化知識為行動

  1. 米拉,谢谢你真诚地分享。默默关注你有快半年了,感觉你的每一次更新都能对上我目前的状态,比如这篇讲行动的。一直想要等看完你所有的文章再跟你联系。看来今天就是行动的时候了:)改天给你写邮件:)

  2. 謝謝你的留言!! 我們很同步性哦,剛好都能對上你的狀況。好的,期待你的來信。:)

  3. Hello 米拉, 你這篇文章中的”無法行動的原因”, 跟我現在的一模一樣!
    心還是打不開!

    • 我不覺得你是在吐槽我,我覺得你能夠提出質疑來一起討論是件很好的事情,我很歡迎”叛亂份子”,因為我也是個叛亂份子,哈哈~~我把提出不同意見視為討論,沒有事情是絕對的,我說的話也不一定是絕對的,適用於我的,也不適用於每一個人,同一個問題,指導靈可能會給予不一樣的答案與方法。

      看完你貼的文章,我很認同內容,他的問題是,「結合理智與心靈是很困難的事,尤其遇到痛苦時,要如何練習? 」我會這麼看,心靈就是大我/靈魂,理智就是自我(ego)/頭腦,我們的靈魂是真的不需要練習,因為,我們的靈魂原本就如是,靈魂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本身就是愛與光,就如你說的,原本就已經是,不需要做什麼練習,靈魂的目的是體驗、感受與擴展,頭腦相反的,什麼都不知道,它看不見更大的畫面,它的目光只有當下,那有人會說,為什麼要有頭腦存在? 頭腦會把我們帶到卡住的地方,帶到負面的地方,頭腦本身沒有愛,不是光,我們是否應該摒棄頭腦,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頭腦是靈魂的司機,靈魂是坐在後座的大老板,如果司機沒有與靈魂接上線,那就會不知道方向在哪,車子要開到哪裡去,司機會無所適從,但司機該做的事是認清自己是司機的角色,向大老板請示方向,有時候,大老板會說要到地方很難走,路很難開的地方,司機心裡會幹譙,會不懂為什麼要往那個方向去,那這時,就要如你貼的那篇文章所說的:「唯一有效的、也是最美好的練習,就是領悟生命,領悟經歷,洞察事理而不氣憤、抗拒,歡迎生活和各種經歷,並練習培養自身之中的愛。」

      以那個人問的問題來講,答案是臣服,痛苦發生時,練習不是答案,臣服是答案。

      但如果他的問題是「我的生活為什麼裹足不前? 對目前的狀況不快樂。」那麼,在司機與大老板接上線之後,就要照著大老板的指示,開車前往目的地,也就是要行動,只有透過行動,才能夠體驗,如果要體驗一個完整的經驗,那就需要練習,司機討厭開車到路很難開的地方,那就需要練習開車技術,直到他能熟練開到那裡為止。

      以上是我的感覺,你的想法呢?

      • 我覺得可以,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只是我們的境遇千變萬化,來了就是你的功課。
        所有的工具都只是用來服務於自己,接受了也就放下了。
        就是做你自己,自我欺騙是很容易的,我也不是(明明就是)說這樣不好。
        當你在做什麼的時候,你就是那個什麼,就是說你在吃飯,你就是在吃飯。
        所以被閃焰打到就接受沉浮,放鬆的意思嗎
        321
        木頭人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靈性世界 SoulEvolve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