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後的心境

「從中年以後,只有隨時準備與生命共存亡的人,才能有活力活著,因為,在生命正午的神秘時刻,拋物線開始倒轉,死亡誕生了,在生命的下半場不再意味著上升、發展、增加、豐富,而意味著死亡,因為結束是這時的目標,對生命完整實現的否定與拒絕接受生命的結束是同一件事,兩者皆代表著不願活著,; 不願活著等同於不想死去,月亮漸圓與漸缺合成一個完整的曲線。」~~榮格 論死亡與永生

榮格的寫作和他的思緒一樣,非常地細緻與深入,這一段話,我來來回回讀了好多遍,才覺得有抓到他想要表達的意思。

我們的世界,贊頌青春,追求成長與發展,從出生一直到中年之前,我們都不停地在擴大自己的經驗,追求更多,不論是財富、名聲,或是任何外在的物質,除了要有,漸漸地也要愈來愈有品質,愈來愈能符合代表自己創造出來的外在形象。

但是,我們卻忘記,古早以前,司芬克斯用來吃掉過路旅人的謎題:「什麼動物早上四隻腳,中午兩隻腳,晚上三隻腳?」這謎題帶著真理,帶著人的一生必須經歷的變化,看不見這個變化真理的人,就會被生命中的怪獸吞食,靈魂葬送在怪獸的肚子裡。

許多人到了中年,開始出現中年危機,這些危機並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我們盲目著過著生活,沒有意識到生命隨著時間的變化真理,忘記了不同的階段如不同的季節一般,需要有不同的心態。

四季教著我們不同的真理,春天象徵著新生、初始、開展,夏天象徵著成長、興盛與繁榮,秋天象徵著享受成果,但也需要願意釋放、逝去,如掉落葉子的大樹般,不再積極著生長,準備著走向寂靜的冬天,在這時等待,安靜、回顧與休養,面對一切的休止。

我們無法否定生命的每一個階段,但是,這個世界總是認同春與夏這兩個階段較多,生在這世界的我們,不知道如何放手與如何面對拋物線往下的真理,我們只喜歡從新月到滿月,但卻不喜見到滿月到天空一片黑暗。

我想,許多人在中年遇上的困境,是因為我們感覺到身體已經不再如年輕時的健壯,疾病與死亡已經慢慢地與我們更靠近,但我們的眼睛一閉,卻還是能夠看見那個青春無敵的自己,彷彿那還在昨天,看見兩個畫面的落差,我們緊張地要告訴這個世界: 「不!!!!! 我還沒有準備好要放下,還沒準備好要接受生命變化的真理!」

我們抗拒,像個兩歲娃一樣,在地上翻滾,拳打腳踢,我們要向世界證明「我和昨天青春無敵的自己是同一人!」

於是,我們拒絕接受月圓到新月,只一心地想要停留在月圓,這個頂峰時刻,然而,如果月亮只停留在月圓,就不再會有正常的潮汐,拒絕從月圓走向新月,就如我們否定人生的下半場必然走向死亡的真理,生命的潮夕就會受到阻礙,也就是,我們否定了生命。

生與死,是緊密相連在一起,怎麼都分不開的連體嬰,拒絕其一,就是拒絕全部,恐懼、抗拒與否認走向衰弱與死亡的事實,就無法全然地活在此刻,也就是恐懼、抗拒與否認生命。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