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與世界交會處
我們一個小小的平凡人在面對這個世界的大大小小紛擾時,很容易感到無力,我一個小蝦米能做什麼來對抗大鯨魚? 賽斯在「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一書裡提到,「在你的工作與人際關係中,才是你與這世界交會之處,在那些關係裡,你的衝動直接世界」,呼應了上一篇我的指導靈給我的訊息,需要從個人的層面開始,先在我們的生活開始,什麼狀況讓我感到無力,我一直猶豫不決無法踏上自己英雄之旅的原因為何? 是什麼阻礙我的前進?
資訊戰 扭曲的世界與非暴力轉發
如果說,這些社交平台因為專業挑撥離間公司變成了武器,那非暴力絕對是比他們更強大的武器,或許,我們都應該停止轉發任何充滿黑暗與恐懼的訊息,因為,當愈少人共振,武器的力量就愈弱,愈沒有人要看,愈沒有市場,這些挑撥離間公司就愈沒有做這類訊息的價值。
TED Talk 臉書在脫歐過程扮演的角色
要能夠跳出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尋求真相,到底遊戲是怎麼玩的,顯規則與潛規則是什麼? 如果我們看不清,不了解,那心志就很容易受到操控,也許,有人會說,「我才沒有那麼好騙。」但是,人都是盲目的,對自己尤其盲目,有時候,我們甚至不清楚自己內在的恐懼或惡魔是什麼,但是,透過這些大數據,擁有這些數據的人可能都比我們更了解自己,我不知道處在這個大洪流裡,光是知道手法是否就能夠逃脫,但是,如果完全不知道,那就更是無法逃脫了。
共情者的界線設定
我深刻地覺得,設定界線並付諸實行,該說是說是,該說不說不,這是很需要內在力量的一件事,因為,共情者很容易壓下自己真實的感受,而讓別人的感受佔據自己,如果,又是個受過創傷的共情者,那對於人我的界線就更加模糊。(這裡的創傷泛指身體與情緒)
伴侶尊重共創的價值觀
願意跳開原本死守的價值觀(你應該要這樣才對),尊重彼此,重新建立屬於我們兩個人的價值觀,誠實與審慎地重新審視我們各自從自己家帶來的價值觀與文化標準,並取出此刻我倆都能感到平衡的部份,創造一個屬於我們兩個人共同能接受的新標準,這過程,需要從深入地了解自己綁在什麼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模式開始,因此,療癒從自己開始。
巨嬰國與內在小孩的成長
因為這樣,生完孩子後,心靈上痛苦了好久,從不知道原來內在的孩子沒被療癒,沒受到照顧,沒有正式地在心靈上成熟,會讓生活過得這樣痛苦,沒有任何地方有教這門課,身邊的家人朋友也只能給我傳統的意見,或是,只能表達同情,因為,這是我們所有人僅知的,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我才會持續不斷地寫與分享內心的感覺,還有,在我身上有用的工具、 方法與思維改變,總會有人和我那時一樣痛苦又找不到路。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