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的程式中覺醒

上一篇講到愛與快樂的選擇,你選哪一個,放棄愛而選擇快樂,或放棄快樂而選擇愛,好難選哦!

但是,想想,只有這兩種選項嗎?

為什麼我們在戀愛或婚姻裡常會要求另一半必須放棄快樂來愛我們? 好像他放棄他的快樂來愛我,那才叫做有「誠意」,那才叫「真愛」。

或許,我們應該回頭來看看自己對於「愛」灌入的程式是什麼? 這程式包括了原生家庭裡看到父母相處的愛是什麼? 長期接觸大眾媒體給予愛的定義是什麼? 包括我們看的電影、小說、電視節目、遊戲、書…等; 身邊週遭的家人、朋友、參與的團體對愛又是什麼看法?

上述全部總結歸納起來,在我們意識上與潛意識上面對愛時,自動run起來愛的程式是什麼?

你對於愛與婚姻有什麼期望?

當我們完全地與這些期望認同的時候,它們是那麼地真實,好像少掉任何一些都不行,我們的世界都不再完美,當我們有期望與理想的時候,任何一些與設想不同的人、事、物出現時,都是威脅,都是世界末日,因此,我們生氣、擔憂、焦慮、憂鬱、煩惱…

這些情緒的源頭都是「恐懼」。

當自已與一項期望與理想間有認同時,我=期望/理想,沒有達到期望/理想,我=沒有我了,我們會恐懼認同的一切都會消失,我們的世界會崩解消失。

這樣講好像很誇張,但是,這也是許多焦慮、不平、生氣、憂鬱…等症狀的主要來源。

為什麼前一篇戴邁樂神父說,其實我們都不想覺醒?

覺醒意謂著,從長久以來原生家庭與文化、社會大環境的程式裡清醒過來,看見人、事、物本然的樣子,愛只能是羅曼蒂克王子公主的愛嗎? 有沒有其他展現的型式呢? 婚姻裡,丈夫一定要如何,妻子一定要如何? 我想要對方犧牲快樂來愛我,是內在的小嬰兒在期待完美的母愛或父愛嗎? 或許,我的內在小孩從來沒長大,期待的是要滿足我沒得到過的?

覺醒,很挑戰,因為,可能會懷疑自己一生以來所有的決定,看看身旁的枕邊人、朋友、工作、同事,最多的是自己,然後,仰天長嘯:「Who the hell am I?????」

好像如夢初醒,夢裡,只要遵循指標前進即可,夢醒了,我要如何重新建構我的生活?

如果,我不是那些期望與理想的程式集,那是誰?

如果,這一切都不是別人的錯,那會是誰的責任?

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選擇,那我要選擇哪條路?

覺醒,很挑戰,因為,我們再也無法把過錯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了,因為,覺醒是,發現原來我就是編劇+導演+演員,只是暫時入戲太深而已。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