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人性的後果 1

「…許許多多令人不滿的情況,就歸因於個人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開始感到害怕,懷疑他們自己,而開始集中於負面的觀點。


…一個人可能極為健康,完全無病,然而因為某種經驗而開始懷疑自己與人相處的能力,因此他開始看入他的過去–心裡懷著不能與人相處的信念—而後在先前旳行為裡發現各種理由去支持這個意念。


相反的,如果,他旅遊過自己的記憶,試著去找另一種證明,那麼在那同樣的過去,會發現他跟人處得很好的例子。你目前的信念將現在從你面前「遊過」的記憶組織起來—而後你所記得的將似乎使那些信念變得合理化。


當你試想改變信念時,心裡要懷著這個新觀念去看進你的過去。如果你患病,記住你沒病的時候,在生命中去找尋你健康的證明。你的生命本身就是「健康就在你裡面」的最佳證明!


在幾乎所有關於目前缺陷的案例裡,在那個特定區域有一個重要的主題: 這個人不管為了什麼理由,體經教他自己去強調「負面的」觀點。」


~~~賽斯書 「個人實相的本質」657節

聚焦人的醜惡

我最近很喜歡聽一個曾任多倫多大學心理系的教授Jordan Peterson的有聲書與Youtube上的講課影片,在他的書裡(12 Rules For Life,CH11),講到「任命自己為人類裁判官的人們」。

近年來,一種言論遍及不同的運動之間,且愈來愈風行「人類是地球上最失敗貪腐的物種」,在這些不同的運動當中,不約而同的,都聚焦在「人的醜惡」的重點上,只要是與醜惡對抗,那就是英雄,英雄遵守的嚴格道德標準成了運動中要求大家要奉行,不可以反抗、質疑、問問題,甚至連對談討論的空間都沒有,然而,這樣的方式,造成了極大的恨意,尤其是遵守標準的人與不遵守標準的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這幾年在西方愈演愈烈的不食任何動物製品者(Vegan) vs. 食肉者之間的恨意與對抗。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對抗,我們還可以列出各式各樣的二元對抗運動,往內再深入探索,近年這些二元的對抗很多是「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的對抗以受害都的大反撲上演

當我們把重點放在負面的觀點上,尤其是對於人性,我們就是在對抗、排除與抗拒我們的一部份,並加深焦點與創造出更多相關負面的經驗。

教自己強調負面觀點與反人性(Anti-Humanity)

在上面 賽斯的節錄文之中,他提到「 這個人不管為了什麼理由,曾經教他自己去強調「負面的」觀點。」

我認為,這個「教」的定義很廣泛,不止是自己告訴自己,或是自己先天的天性與個性,還包括我們身邊的人、環境、文化、社會狀況…給我們的灌入的程式集(關於程式集請看這篇)。

Jordan Peterson在他書裡講到他的一個朋友Chris的故事,Chris是加拿大白人,從小和Jordan一起長大的故鄉裡,有許多加拿大原住民小朋友,Chris一直以自己白人的身份為恥,因為,他認為都是因為自己的祖先搶奪原住民,造成他們如今弱勢的狀態,他一直抱著恥辱與愧疚的心情在過他的人生,如果原住民小孩打他,他絕對不還手,因為,他可憐他們,以自己和祖先為恥,覺得還手不符合道德標準,在他們面前,從不敢為自己爭取什麼,不論做什麼事情,他總是以自己為恥,認為所有人性都是卑劣的,到他成人的時候,他常沒辦法面對現實生活,對世人與世事憤恨不平,沒有辦法在現實生活裡面找到自己的立足之點,他一直單身一人,看到光鮮出雙入對的伴侶,就會在內在展現出憤恨,甚至會生出要殺人的衝動,Jordan說,有一次,Chris差點衝動想要殺了Jordan的弟弟,Chris後來成為一個佛教徒,他開始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要和他一樣,嚴格遵守佛教的戒律,不可以殺生,幾年後,深度抑鬱的Chris自殺了。

Jordan認為Chris是個反人類的人,他認為人類是卑劣的生物,就如現在在各種運動中,許多人對人類做出的事情的憤怒與不屑。

比如說,氣候變遷的議題中,年輕的孩子用”How dare you?”來責怪前一代的人,沒有好好照顧環境。

在人口爆炸的時代,除了選擇自己不要生孩子之外,也對他人宣傳:「如果你要當個有道德的人,那最好不要生孩子,生孩子就是對這世界不道德。」

自己選擇不吃動物類食物的人強力譴責吃肉者,並用羞辱、指責、怪罪的方式來怪罪全球暖化都是吃牛的人搞出來的。

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家的人譴責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是極權(反之亦然),並全面地展開言論、國家政策與冷戰或熱戰的方式對抗對決。

我並不是要說,這些議題都不重要, 這些都是很值得人類共同深思並尋找解決與共存方法的議題,我的重點是,專注在負面的觀點並無法創造出任何美好的結果,反而可能讓自己落入最開始要打擊的負面之中,像無底洞一樣,很難爬出來。

…待續…

下一篇中,將探討在認知行為治療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CBT) 裡的大重點: 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的概念,它是種思考的方式與信念的傾向偏向於負面、不真實、與現實狀況脫節,以致於一個人的幸福感大減,只感覺到負面、黑暗等憂鬱的人生面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認知扭曲,這其實就是個人信念設定的部份,當一個人有愈深的認知扭曲狀況,這個人可能就愈容易深陷在憂鬱裡出不來。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