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自由 我選擇的態度

「當我們不再能夠改變情況時,我們的挑戰是改變自己。」~~Viktor Frankl
最近,冠狀病毒的消息塞滿了新聞與臉書,許多不同的消息、想法、事件、感受、抨擊、評論讓人眼花繚亂,在這個時候,家裡的孩子從學校帶回了北美的流感病毒回家,二個孩子外加老公三人都重病不起,整整一個星期,忙著照顧他們,這一週裡,我們也都在家隔離著,我除了買菜外,都沒有出門,也取消了幾個要來家裡的個案,以防萬一,雖然累,卻對於病毒有一種不同的感受。
在病毒面前,不分年紀、種族、意識型態、信仰,我們全都平等,病毒不會管你是誰,它找上誰,病發作,那人就倒,深深感受,在疾病與死亡面前,我們全都一樣,沒有任何人比較特別。
這段照顧病人的時間,對我來說,是段不停向內心走的時間,有一個晚上,小女兒每小時就起來吐一次,除了她嬰兒時期之外,我已經許久沒這麼爆肝了,一度我乾脆就坐在她床旁打坐冥想,內在有一個聲音說:「好久不見啊! 最近你太忙著關注外面那些新聞、小孩的症狀…等,不覺得雜音很多嗎? 想知道我想說什麼嗎?」
我:「說來聽聽。」
內在聲音:「不用跟著起舞與反應,那都與你無關。」
我:「那什麼和我有關?」
內在聲音:「你選擇的態度,你選擇用慌亂恐懼來面對你眼前孩子身上的疾病,或是,你選擇用愛、接納與守護空間的方式來面對她的疾病? 這基本上,全是一樣的事。」
當我們在面對無法預測的疾病時,我們的心比平時容易敞開與人連結,我們可以選擇用焦慮、恐懼與憂慮來連結,也可以選擇在內心裡,祈禱、相信,並視覺化地看見療癒的畫面,投射出愛與接納。
當病毒來臨時,我們所有人在疾病與死亡前都平等,唯一讓我們生活品質不同的是,我們內在態度的選擇,集中營生還的心理醫師Viktor Frankl曾說過一句話:「一個人能被拿走所有東西: 人類自由最後僅存的一點點–就是,不論在任何外在條件之下,這個人選擇抱持的態度,選擇他自己的方式。」
這次嚴重的疾病,讓我感受到,在面對疾病時,人內在自然的恐懼,尤其是那無法控制、未知的感受,會病多久? 會多嚴重? 會不會傳給我? 很自然地,會想要抓住一個似乎可以控制的東西,像是口罩,但是,真正在疾病中,就像是無底洞,不知自己會掉多深,或掉到哪裡去,在這時候,什麼都抓不住,控制不住。
或許,現代人已經忘記過去人們敬畏未知力量的謙卑,當面對未知力量時,就特別地容易想要緊抓住、怪罪或控制些什麼,然而,未知的疾病與死亡面前,我們一直以來都是站在無底洞上的。
這時,唯一的選擇是,我們的態度。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