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定義靈性 2 認識自我 Ego

我覺得,人們需要重新看待靈性學習,不論我們是新入門,入門幾年,老學生,老師,或修行老鳥,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功課需要面對與學習,在一項法門裡,有很卓越的洞見與經驗,並不能直接變為神,就像Michael Jordan籃球當年打這麼好,他也只是一個在籃球界裡超群的籃球選手,還是人類,也有七情六慾,也會變老,他當年的技術如今也使不出來了,但是,這項卓越技術帶給他人生與靈魂的歷練卻是誰有奪不走的,靈性的學習也是如此,不論是學習薩滿、光的課程、天使、靈氣、各式冥想靜坐法、通靈、氣功…等,都只是透過這些工具與方法來粹煉我們的靈魂,這些工具與方法是Ego的一部份,我們不需要淪為工具的僕人,而是要讓工具來當我們的僕人。
因此,我們不需要花太多心力在討論哪一個僕人最好用,每個人喜歡的都不同,能夠幫助我們連結靈魂的,就是好僕人,而且,重要的不是哪個大師好,哪個法門贊,我們的生命就是我們的大師,僕人與工具是拿來輔助我們與生命大師學習的,如果它們帶著你遠離生命,強化你的Ego,那麼,你知道,你就不小心讓工具成為主子,而你是僕人了。

我如何定義靈性 1

我認為的靈性,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除了物質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更廣大的世界,是目前的認知程度無法解釋的神秘(Mystery),而我們試著在這個世界裡,找到人生中,除了追求物質之外,生命的意義與連結,所有人都在使用不同的方式、技巧、工具、語言、詞彙等在形容這無法用五感觸及的感受,對我來說,靈性存在於大自然裡,當我感受到當下的悸動,那是靈性; 當我感覺到和愛的人之間的連結與交流,那是靈性; 當我冥想靜坐接觸一片刻的空靈,那是靈性; 當我透過薩滿之旅用心靈之眼看見平時我看不見的盲點時,那是靈性; 當我感受神秘以不同的形象出現在我面前,給我力量與支持時,那是靈性

生命共同體

如果要大部份的人類都能夠理解到我們是生命共同體,「人類的一部分無法長久地在另一部分的犧牲之下生長或發展」,我們需要能夠集體地一起療癒創傷,有覺知地、有意識地一起正式傷痛,而不再用對立的油去澆傷口,不再用仇恨的火去創造更多傷痛,我們的心靈需要長大,從三歲小孩的心靈年紀成長,慢慢成為大人,慢慢地了解,分享、溝通是安全的。

優越感與正義

期望他人和我們一樣是種專制的暴政,在地球母親的教導裡,所有的生命都是神聖的,不論那個生命的型式看起來,在我們的想法裡,有多麼渺小、噁心或可怕,都是大自然的偉大神聖的作品,每個人也是神聖的,就算我們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做事風格,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意識型態…等,我們都能夠跳脫「我」優越感的框框,去看見其他族群美好的部份。

好與壞 對與錯

要能夠跳脫出所屬族群的集體行為模式是極具挑戰性的,獨立思考很難,不是因為資料搜尋不易,難的是,有沒有勇氣超越所屬族群的集體道德觀,通常,會需要揹負一些愧疚感,尤其當我們面對家人朋友或同族群人的異樣眼光。

兒時最愛童話與心靈的探索

海寧格提到他的觀察,如果童話故事的情節是一個七歲前的孩子能夠直接體驗的,那麼,內心連結到的問題是與他童年時實際經驗有關,他舉的例子是德國童話故事侏儒妖(Rumpelstiltskin),因為,故事中有個內在圖像是小孩被送走或拋棄; 如果童話故事的情節只有成人能夠經驗,那麼,內心連結到的問題可能就與家族裡的糾結有關係

陰謀論與陰影

這一陣子,我理解到,陰謀論的興趣在某個程度上,展現出我還沒看見的內在陰影,並對於世界無法受我個人意志掌控的渺小與無力感,最終,我需要了解到,陰謀不陰謀,沒有任何一個人的生命是完完全全在其掌控之下的, 而如何去與「失去掌控」相處,和因之而生的恐懼、焦慮與黑暗在一起,就成了一個人生的大課題,在日子好的時候,很簡單,但在未知的時刻,這是必學必修的課程。

Covid19與集體哀傷

一個哀傷就有這麼多內心戲,人真的是很複雜的生物,而人集合在一起時,這些複雜性就以各式各樣的狀態出現,我一直覺得,新聞或說網路是集體內心戲的展現,尤其是黑暗面的部份,面對這個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新挑戰,也是集體面對黑暗面的時刻,因此,在我們多了解一些人的情緒狀態後,或許,能夠給彼此多一些包容與關愛,光明面不容易展現在新聞焦點或社交媒體上,但是,它是一直在我們之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