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定義靈性 1

收到差不多的罐頭論點
今年以來,收到幾封email與留言的關心,給我溫馨小提醒,小心我通靈通到的都是亂七八糟的靈體在鬼扯,因為這個次元/地球正受到黑暗勢力的控制,所以進到通靈者腦袋裡的,都不是最「正確」的訊息,資料已經被修改過,並且,這些來自3D、4D的靈體都有其背後強烈的控制動機,像魔爪一樣的要掌控全人類,分辨的方法是看靈體的振動頻率,然後,提醒我,很多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樣,因為「事實」只有一個,叫我儘快做回普通人,因為他們都想要回歸日常生活去當普通人。
原本在收到第一個留言的時候,我覺得是留言者個人的感受,給予極大的祝福與尊重,但是,出現多個論點都很類似的人之後,我開始感到很有趣,怎麼在短時間會有這麼多人都開始抱持相同的論點,好像罐頭一樣,用詞都差不多,在Google與Youtube上攀爬了一下,發現原來有一個說法是99%的通靈人通到的都是亂七八糟的東西,只有1%的人通到的才是真的。
老實說,我對於每個人要選擇的道路與相信的東西都是絕對地尊重,也對花時間寫留言給我的人覺得感恩,因為有人想到我,並花時間精力來關心我,這是很讓人感動的事。
我不喜歡做辯論,因為,靈性相關的話題就與政治話題是一樣,都是主觀的感受,你在說好冷的時候,我不會去跟你說:「屁啦,明明就好熱,你的感覺神經有問題。」或是,你說臭豆腐好香,我硬是要跟你辯論臭豆腐臭到殺死人,主觀感受緊緊地依附在我們的自我(ego)之上,那是我們身為人與這世界建構起關係很重要的工具。
有些人跟我說,因為我不吃素、對某些話題沒表現出同情心、質疑我是99%中的一員,所以,我不配使用「靈性世界」四個字來命明我的部落格,沒有做到某些事,達到某些標準,算什麼靈性?
這讓我開始去思考,我是如何定義「靈性」(Spirituality)?
如果有聽過我的播客,大概會知道我是個定義狂XD~ 在表達一個概念前,我喜歡告訴別人我的定義是什麼,因為,這是溝通的基石,我們必須是從同一個點出發,尤其是在使用語言的時候,很多時候,很多人用著同一個詞, 但在他們的腦海中,卻有著不同的解釋與背景,如此,溝通常常就失去焦點。
我認為的靈性,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除了物質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更廣大的世界,是目前的認知程度無法解釋的神秘(Mystery),而我們試著在這個世界裡,找到人生中,除了追求物質之外,生命的意義與連結,所有人都在使用不同的方式、技巧、工具、語言、詞彙等在形容這無法用五感觸及的感受,對我來說,靈性存在於大自然裡,當我感受到當下的悸動,那是靈性; 當我感覺到和愛的人之間的連結與交流,那是靈性; 當我冥想靜坐接觸一片刻的空靈,那是靈性; 當我透過薩滿之旅用心靈之眼看見平時我看不見的盲點時,那是靈性; 當我感受神秘以不同的形象出現在我面前,給我力量與支持時,那是靈性。
我沒有太多的複雜的詞彙來形容什麼界,什麼次元、什麼神的名字、什麼維度裡住著什麼樣的生物,因為,這些形容詞是我們試圖對無法掌控的神秘,認知上的解釋,需要給那些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感受一個名字、一個標簽,好方便我們日後再次地回顧,或是與他人分享,而這個標簽漸漸地被人記錄下來廣為流傳,接著,在一群人裡面成為一個共同認定的「正確事實」,往後再進來讀記錄的人就深深地相信「這就是真理」,但是,這些深信的群體卻不一定有直接的體驗感受,單純地信任著前人告訴他所謂「正確事實」,出於各種不同原因,堅信著,這是宗教的形成。
但是,神秘並非永久不變與標準化的體驗,不同的人、文化、民族很自然就需要不同的語言來描述神秘的經驗,在不同人的神秘經驗裡,有著不同的描述詞彙,而這些神秘經驗會非常緊密地與我們的文化、民族性、風俗、習慣…等等相連結在一起,這就是我上面所說的「主觀感受」與自我緊密的依附,神秘經驗必須透過自我主觀的感受和使用的語言傳達出來,因此,與神秘經驗連結的表現會有千千萬萬種方式,不同方式的人看對方都覺得很奇怪,但是,若能深入探索,會發現有許多共同之處。
全球化、網路與新時代
身在一個資訊豐富、全球化的世界裡面,各種不同的展現方式五花八門地出現在我們面前,突然間,我們有了上千萬種解釋神秘經驗的方式,不再侷限於主要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等,新時代的觀念開始堀起,我認為,正是因為資訊的豐富才會有新時代的誕生,因為,人類總是在尋找著解釋生命意義與心靈神秘經驗的解釋,豐富的資訊讓我們開始能使用不同文化的文字來補充所屬文化語言的不足,讓我們能夠更開闊寬廣的探尋意義。
我們開始看見西方人瘋狂地到東方尋找Guru(大師),東方人積極地翻譯各種西方著作,就是因為,不論東西方人,所有人類都想要為生命與神秘找到一個解釋,許多人歷經千辛、遊遍世界,就是在尋找那一個能告訴他答案的人。
也因為現代網站資訊的整合,也開始看見過去一些宗教在傳承到各地之後,與當地文化與主集體觀感受融合之後,與原本教義相差很大的狀況,如佛教,在華人世界的佛教已經與當初釋迦摩尼創教時,相去甚遠,增加了很多華人文化或道教的元素,而道教也融入了佛教的色彩,成了有當地特色的靈性法門。
觀察這傳播途徑、路程與歷史是件有趣的事,因為,同樣的事情現在也在發生中,因為資訊的發達,處在資訊交流頻繁處的人們,都仍繼續在做著融合的工作,有時候,我覺得很有意思,以薩滿來說吧,接觸了西方的薩滿實踐者、華人圈的薩滿實踐者,還有幾個原住民朋友仍守著自己傳承下來的傳統,雖然我們都是薩滿實踐者,但是,我們所有人的表現方式都差異如此之大,如果,我們要刻意地進行辯論,那是永遠無法辯論完的,因為,我們要如何去告訴對方我的主觀感受才是對的呢?
當我看到網路上各式各樣的靈性組合商品時,我看到的是全球化與網路時代所帶來的資訊豐富,但因為訊息如此之多,我也看見了人們因為資訊爆炸而帶來的焦慮。
有些人可能尋找了一個又一個的Guru,看遍了一本又一本的靈性著作、一篇又一篇的網路靈性文章、花了大錢上了一個又一個的靈性課程,做了一次又一次的療癒,卻仍舊找不到內心苦尋的答案,恐懼、負面的感受仍然在,生活上仍是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無常持續奪走我們想要的,或說,我們一直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生活中的悲劇仍在發生,還是找不到愛我的人與歸屬感。
這種資訊如此「豐富」卻又找不到答案的狀況會讓人感到無比挫折。
有時候,過多的資訊讓人愈來愈無法專注地、有品質地連結自己的內心感覺與自已給生命的意義,諷刺的是,我們最初接觸這些資訊的用意,不就是為了要找到內心的聲音與生命的意義嗎? 在過多資訊中,我們失去了和心與靈魂的連結,就跟著他人提供的「靈性懶人包」恐懼、擔憂與焦慮,如此,如何能獨立思考、感覺與培養自己內在的力量呢?
小結
我認為,在全球化的世界裡面,我們失去了過去的疆界,不止是領土上的,還包括文化上多元的影響,每個人受影響的程度都不同,自然表達出來的方式就不同,漸漸地,要找到一個完全反映出我內在成品的團體就愈不容易,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吧! 我常常就覺得我中不中,西不西的,不了解我的人,或許就很容易從自身所屬的立場來解讀我,以致於解讀出來的我和我認為的我差距很大,老實說,因為不停地在改變,我也都不完全地確定要如何定義自己,因此,看著別人框給我的定義,覺得蠻有意思的,了解內在投射的運作,讓人更感到豁達,可以參考蘇軾與佛印–「佛與牛屎」的故事,如果,心中對世界感到不安全與恐懼,那麼,不論是誰,都能反映出你的不安全與恐懼。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