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與界線

不試著改變自然之事與他人之事
–不抱怨無法改變的事
–在能力所及之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守住自己的界線

信念架構造就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原住民的文化裡非常注重「故事」,當部落圍在火堆旁,說著族人生命從何而來的口述故事,夾雜著神話的元素在裡面,那並不是要在科學或歷史考據上要做到科學式的正確無誤,故事中神話元素要溝通的對象是人的心靈,故事的用意是從心靈上要建構一個信念架構:「我和宇宙之間的關係。」

靈性學習的初衷

如果,沒有這些經歷,離開皇宮的悉達多就直接坐在菩堤樹下,是不可能會有多年之後坐在菩堤樹下的體悟。因此,經驗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學習方法、選擇的法門與老師也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在很多層面上,都展現出我們當下的狀態而已。而難就難在誠實地去看見與接受,原來,我當下的狀況是這樣啊!

靈性辨視力 Spiritual discernment

出發點不同,我們就會吸引來不同的工具、方式、老師與同學,因此,我認為,先問自己「為什麼」是了解靈性辨視力的第一步,你想要找到或想滿足自己的是什麼? 要非常非常誠實地回答自己這個問題,誠實是靈性辨視力的基本要素,如果,對自己都不能誠實,那怎麼找到對的路徑?

保持警醒與恐懼逃避的差別

我們恐懼的,不單純只是鬼,而是有濃厚強烈情緒能量的靈體,所以,恐懼的是情緒,還有因為這強大情緒而激發出來的行為

Black Lives Matter的內在省思

我在想,我們是否正在學習看見所有生命同等重要的路途之上,但在說all lives matter之前,我們需要給那些生命一直不被重視的族群機會、空間與時間,讓他們知道,我們看見、正視與承認他們的傷痛,給他們時間站起來與療癒,而不是去責罵他們不該有這些感覺與行為,因為長久以來,他們的lives一直都沒有matter過。

生命之流與出生地

當我們看見了出生地如母親般的地位,看見內在情緒對母國的美麗與哀愁,並直面它們,消化整合它們,我們可以好好地面向現在所居住的地方,不論現居的地方在意識型態上、信仰上、種族上、文化上…等是否與出生地一樣,我們不再會感到動搖,因為,我們帶著母國而來獨特的力量、智慧與愛來到新的國家,我們能夠帶著自己的獨特性服務,而不再需要感到自卑,背叛,或是如無根浮萍般。

林間空地

在要邁向中年之前/之際/之中,我們比生命的任何時刻都更需要找到生命中的那一片空地,尤其在那繁忙與嘈雜的行程與環境中,在這片只屬於自己的空地,重新地,把化在臉上不適合的濃妝擦去,在鏡子前面,認真地觀察自己,「原來,這是我真實的樣子」; 再一次地,把穿在身上不舒適的外衣全拔光,赤裸地站在鏡子前面,徹底地感受自己,「原來,那材質的衣服讓我全身起疹這麼久」

愛恨是後天學習而來的

沒有人生來就會因為另一個人的膚色或背景而憎恨他,恨一定是學習而來的,而如果他們能學習恨,他們也能被教導如何去愛,因為,愛比其反面更能自然地流入人心。

被神揀選人民的反思

當一個族群的人說:「我們是神揀選的人民」時,也同時帶來內在另一層面的恐懼,這句話代表著,這個神偏好這世界上其中一群人,而不喜歡另外一群人,這個神會挑選,也會拋棄,就算我現在站在被揀選的人民這一團體裡,我也必須承受著一種恐懼–我如果不聽話,就會被拋棄的恐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