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為小孩的時刻

「沒有退化為小孩的成人能夠在約5-10分鐘的時間裡,表達他們的憤怒,因為,他們能夠討論當下的議題,而不帶有過去的殘留物。情緒性退化為小孩的憤怒是非常耗時又充滿抓馬的,當一個人在退化為小孩的狀態表達憤怒時,會有下面一個或全部的反應: 羞辱、怪罪、貶低、打擊、批判、講道理或長篇大論。」
~~John Lee, Growing Yourself Back Up (註1)
我們都以為,只有在小孩二、三歲貓狗嫌的年紀,才會有「這不是肯德雞」(註2)的表現,但是,我們許多成人,也常常會出現如小孩般「這不是肯德雞」的狀態,尤其是在親密關係當中,成人們更容易表現出孩子脾氣,有時候,並不自知。
這個狀態是「情緒性退化」(Emotional Regression),通常是發生在身旁的人按到我們的某個按紐或踩到某個地雷的時候,以極為敏感、不符合當下年紀與事情輕重程度的方式,對某個人說的或做的事情過度地反應,可能是大爆炸、逃避、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恐慌、焦慮、無助、無力…等。
如果理性地想一想,眼前的這件事情,好像只是一個導火線,像是往事重新發生,似曾相識的感受,眼前這個人、說的話、做的事情,都觸動著我們內在深埋多年的炸彈。
如果,我們閉上眼睛去連結與感受內在的情緒能量,可能會有過往的記憶湧現出來,也可能會看見自己在發生某件事情時的歲數,一個導火線,不止把我們的情緒激發出來,也同時,會帶著行為退化到那個時候。
記憶不止是頭腦記住,能夠說得出來的那些,許多情緒的能量是儲存在身體的各處,或許,我們對於過去發生的事情沒有太多的記憶,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身體卻很忠實地記錄每一段歷史,在情緒退化的狀況發生時,就是身體在誠實表達某個沒有消化、面對與療癒的情緒記憶。
在情緒退化時,我們會暫時地退到相關事件發生時的年紀,以那個還困在過往情緒中的內在小孩的視角來看這世界,以致於,我們沒有辦法以現在成人的方式與角度來處理當下的事情,在這個時候,通常會感到很不安全,無法控制狀況,無能為力,沒有選擇,被拋棄,好像,只能夠跟隨大人的情緒、想法、決定和選擇,像是生命受到一個更巨大的力量操控,只能像個棋子般往前走。
寫到這裡,我不禁聯想到,某派陰謀論者,認為這個世界是受到更巨大力量集團操控,只能如棋子般被牽著走,是不是與這樣的情緒性退化和內在小孩的傷痛有關? 畢竟,當我們在遇到一個不可抗力、無法解釋的情況之下,在恐懼、焦慮之中,很自然地,就會與同一狀況的內在小孩心理狀態有連結。
很多人在療癒的過程中,都會表示「過去已經過去,再回頭去看的原因是什麼? 不想看回去,想要往前走。」然而,經常,若某一段自己仍舊困在過去一個沒有重新擁抱的情緒裡,只是壓下去,它就會在類似往事的按鈕被觸動時,再一次地把我們拖回過去的泥濘,無法處於現在成人的當下。
那要如何面對與處理這些舊的情緒呢? 我自己的經驗中,很推mindfulness的方式。
Mindfulness中文翻為正念或是內觀,我個人覺得內觀比較接近mindfulness,講正念,對我來說,有糾正,或是一定要正面信念的感覺,但mindfulness的宗旨並非糾正或一定要馬上保持正面信念。
當情緒性退化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有時候,我們會在快要爆炸前覺察到,連結身體的感覺,可能會感覺到胸口重重的、像火燒、被刺到、肚子沉沉的,在翻攪,感到焦慮,好像有一團火要吐出來,也有可能想要裝做沒事,變得像冰山一樣冷,不論當下身體的感受是什麼,和這些感覺保持連結,如果,現場的狀況不允許我們做自己,就先暫離一下,把自己從這個環境中移除。
有時候,已經爆炸了,來不及覺察了,都沒有關係,不批判自己,從能夠覺察到自己退化的那一刻開始。
1.讓自己處於安全的環境中,開始注意自己的呼吸,呼吸是急促、是長、是短? 接著,慢慢調整自己的呼吸,慢慢地吸氣,慢慢地吐氣,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感覺腹部隆起、落下的節奏,如果可以,把一隻手放在肚子上,感覺自己的身體。
2.把雙腳放在地上,感覺雙腳踏實地踩在地球母親的手上,被緊緊地支持著,坐著也可以,感覺身體與地面或椅子的接觸,像是地球母親抱著自己一樣,感受自己的腳或身體,繼續呼吸。
3. 把現在浮出來的情緒,直接給它們名字,比如說: 挫折、心痛、憤怒、悲傷…,伴隨著呼吸與對自己的愛,與這些情緒在一起一會兒。
4. 接著,讓直覺帶著自己,這些情緒和狀況第一次出現在生命中時,你是幾歲? 穿著什麼衣服? 發生了什麼事情? 眼前有誰? 讓這些記憶的細節自動出現,有時候,可能會有情緒跟著湧出,如果有眼淚,就讓眼淚流出,若有情緒,就繼續給情緒名字。
5. 看見了小時候的自己之後,用現在成人的你出現在內在小孩面前,帶著你極度想要的愛與關懷,去擁抱他,支持他,過程中,沒有任何地批判,只有全然的了解與慈悲,告訴內在小孩,你會一直在這裡陪伴,現在,他不再是孤單一人,而是有成人的自己全心地陪伴著。
一開始,可能會在面對情緒的部份就卡住,因為,這巨大的情緒能量已經在身體裡住了許久,但是,隨著呼吸與對自己的關愛,我們給這些情緒一個它從來沒有得到過的位置,讓它們坐在我們身邊,漸漸地,隨著練習,我們能夠更貼近自己,與真實的自己在一起,這個過程,就是消化、面對、整合與療癒那個片段的自己。
註1: “Adults who are not regressing can express their anger in approximately 5-10 minutes because they are able to discuss the issue in the moment and without residue from the past. It is the emotionally regressive anger that is so time-consuming and drama filled. When a person expresses anger in a regressive state, there will be one or all of the following: shaming, blaming, demeaning, demoralizing, criticizing, preaching, or lecturing.” ~~John Lee, Growing Yourself Back Up.
註2: 這不是肯德雞: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