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了解美國系列書籍

最近,對於美國的歷史很有興趣,一開始會有興趣大概就是因為Trump,為什麼美國會選出這樣一個總統? 接著,就是新冠疫情大爆發,美國這個我一直以為很先進,有強大能力,又自由民主的燈塔,怎麼變得我不大認識,染疫的數字驚人,政策的不一致性,口罩要戴不戴的,一波一波升起的種族衝突,如: Black Life Matters,再來是牛仔們直接帶著槍衝政府機關,還有我身邊幾位朋友和圈圈中的各大陰謀論,西岸的大火…。與一些美國的朋友在聊天的時候,他們會說,「我們的國家最近很不正常,和過去不一樣,我們覺得丟臉,還被世界拒絕,有美國護照哪也去不了,沒有人要我們去……」等等。

突然之間,這個美國與我印象中的美國大相逕庭,開始質疑,所以,以前聽到關於美國很強大美好的故事,可能都只是表面的宣傳,在那宣傳底下,有著一些課本與媒體沒有說的事,而那是一個整個系統,不是一個單一事件。

這三本書,讓我對於美國的制度、系統和歷史,有了另一個角度的看見與理解,把圖片貼出來後,才發現,他們三個人是不同族裔的美國人,用他們各自的觀點、成長環境與背景與生活經歷,來刻劃出美國的不同面向,我現在需要找一本是由亞裔作者的書,哈哈,補充另一個面向。

第一本Winners Take All是Anand Giridharadas,印度裔美國記者,過去曾是紐約時報的專欄記者,對這本書的內容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 陰謀論深度探索。這本書主要在探索美國的精英階層,想要改變世界與做好事,但卻又跳脫不出自己所在的利益結構,因此,無法真正地做出結構性的改變,以致於,做了很多「好事」,但卻反而造成更多的社會問題、紛爭,還有中底層人民對上層階層的不信任。

Isabel Wilkerson, 也曾經是紐約時報的記者,曾獲得普利茲獎,她的這本Caste-The Origins of Our Discontents(暫譯: 種姓制度–我們不滿的源頭),看到種姓制度,一開始以為她要講印度,但不是,這是美國的「隱形種姓制度」,從美國開國之前,還是殖民地時期,就實行了這種不說破的種姓制度,漸漸地演變為,白人在上,亞洲人/拉美人在中間,黑人在下的金字塔社會階級,因為從來沒有人給予這「隱形種姓制度」一個名稱,也不像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明著為大家的出身定義階層,所以,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種族膚色」間的不同,造成的隔閡,但若用「種姓制度」來對比實際的狀態,會感覺非常地貼切,而且,因為不是明著分層,有更多的潛規則,甚至,有時候上層階級會對待下層的方式會更加殘酷,聽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當初納粹要進行亞利安人優生政策之前,是認真的考察、研究與借鏡美國的「隱形種姓制度」,接著,才做細項國情與文化的修改,實行在納粹德國時期。

美國的宣傳機器(propaganda)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下面那本書裡面會知道,美國也從納粹那取經,學習如何用政治宣傳機器洗腦大眾,在讀了Caste這本書後,有種很深的感覺,那就是美國宣傳中,強調的自由、民主、開放、博愛、追求幸福的權利…等,建構出一個夢幻的美國夢,但是,若你深入地去挖掘這國家的歷史,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其骨架深層的制度結構與歷史,卻是古老如埃及的金字塔型階級制度

Jared Yates Sexton的文章也很常出現在紐約時報,他的這本American Rule最吸引我的標題就是「一個國家是如何征服全世界,但讓自己的人民失望。」這不就是疫情之中,美國的樣子嗎? 他在一個專訪中提到這本書開始的原因是,他去參加了一場政治集會,一個女人問他:「這是美國的末日嗎?我們的國家是怎麼走到今天這樣的?」這引發了他想要深入去探索美國歷史的前後,他說,那女人也許想要知道的是為什麼現在的國家是法西斯當政,但是,他想要知道的是戲說從頭,究竟他的國家如何的演變、當政者的決策與世界局勢是如何造就這部失去控制的機器。

在他的探索中,美國優越例外主義(American Exceptionalism)是美國夢的基礎–這是一片神賜的土地,在這裡,神眷顧著美國,比其他國家都要更特別,有人評論,這是美國在全球推行霸權的立論基礎,他在書中細細著說著每一段歷史,我無法在這裡一一論述,但,我想要用他在書開頭的引言來當做大意

「我們最好能記得,不是所有美國歷史都被記錄下來,某層面來說,沒記錄下來是幸運的, 因為,若有記錄,我們可能會對民主的理想與使我們氣餒的社會現實之間的差距,感到惱怒,或許,這是為什麼我們有兩個基本美國歷史的版本: 一個用工整如古老神話般的記錄,另一個,沒記錄下來,且充滿混亂、矛盾、不停改變步調,與如生命本身般的驚奇。」~~Ralph Ellison, Going to the Territory 1986(註)

註: 原文: It is well that we keep in mind that not all American history is recorded. And in some way we are fortunate that it isn’t, for if it were, we might become so chagrined by the discrepancies which exist between our democratic ideals and our social reality that we’d soon lose heart. Perhaps that is why we possessed two basic versions of American history: one which is written and as neatly stylized as ancient myth, and the other unwritten and as chaotic and full of contradictions, changes of paces, and surprises as life itself. 」~~~Ralph Ellison, Going to the Territory 1986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