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用自己的視角在聽別人說話

有一個女生去上一堂如何種菜的課,台上的老師說:「種菜的時候,如果可以加入非常老的馬糞來當肥料,對菜的生長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女生舉手發問:「老師,那馬是要幾歲的馬才是非常老呢?」
有時候,覺得自己講得很清楚,但是,聽在別人的耳朵裡,根本不是同一回事,就算講同一種語言,也是一樣!!
所以說,當同一群人都學著同一種知識/工具的時候,我們都在同時間,加入自己的主觀與配方進去。
溝通在這個時候好重要,最怕的是,一方想要溝通,另一方卻早已經在心裡有定見,再也聽不見任何對方原本想要講的話。
上一次,我們聽人說話時,真的去聽別人說出什麼超乎我們內在認定的意思,是什麼時候?
這其實不簡單,因為,我們必須要很與自己同步在當下,才有辦法與他人同步在當下,不然,大多時候,我們都是戴著標籤在聽話,「她說了oo,那代表她一定就是oo。」但是, oo下面,有時候,還有好多的前後文與邏輯感受,才讓對方來到oo,那卻是我們不知道的。
斷章取義,是這個時代非常普遍的,很多時候,都會有人說,文章不能寫太長,沒有人有耐心看完,要幾字以內是最適閱讀量,但是,這也顯示出,大多數人都在尋找符合自己原有想法的訊息在看,若要再多出一點不同的解釋,超出原有的想法,就很難有空間與時間能再騰出來,那麼,我們就一直活在同溫層裡,再也聽不見新的聲音、看法,更別說,建立起新的信念、開闊的世界觀和宇宙觀了。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