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伴侶的二見鐘情

伴侶關係是人生中一個充滿了酸甜苦辣的經驗,我們期待在伴侶關係裡,被看見、被愛、被支持,但也在伴侶關係裡面,感受到與期待相反的感受,不被重視、沒有愛、不被支持,我覺得,伴侶關係是人生中,一個磨鍊與鍛練的領域,在這領域裡,沒有任何人能夠完全掌控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尤其在充滿玫瑰色的浪漫期過去之後。

在現代的愛情觀裡,主流的想法是,一位伴侶要十八般武藝俱備,要浪漫、要聽我的、要有門面、要有內涵、要有懂我、要有自己的主見、要能持家打理一切、床上要甜蜜多情、要能照我想要的方式帶小孩、要把時間都給我、要懂得上進,自我成長…

我們想要一個人能夠滿足我們這五花八門的需求,還要有愛的感覺。

說實在的,這條件列出來,自己勾選一下,我能提供幾個? 說來汗顏,可能連一半都不到。

最初會踏入靈性探索之路就是因為我的伴侶關係,因為當中有太多我看不開、想不通的點,太多的怨懟與責難,太多想要,但是對方總是無法給我的,我踏上這條路找答案。最初會踏入靈性探索之路就是因為我的伴侶關係,因為當中有太多我看不開、想不通的點,太多的怨懟與責難,太多想要,但是對方總是無法給我的,我踏上這條路找答案。

幾年過去,我沒有變成感情萬事通的專家,但是,我覺得,最大的差別是,我理解了許多過去看不見、想不通、走不出來卡住的點; 我也沒有再也不和老公爭執,相反地,中間有一度爭執的密度與強度更來到高峰,然而,最大的差別在於,我開始了解內在真實的需求是什麼,並大聲地表達出來,爭取改變,並實踐之。

這二、三年來,我開始注意到一件事,我們會選擇眼前這位伴侶不是巧合,除了我之外,在個案身上,我看見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我們選擇的伴侶與他的家庭在許多層面上,會與自己的家庭高度互補,尤其是,家族裡曾經有的創傷經歷。

好像,我們選擇的這個伴侶會基於一種靈魂互助的原則,在我們的伴侶關係之中重演某些過去在家族裡的創傷、沒消化掉的情緒、不圓滿的關係…等等。

在這原則之下,出於愛,伴侶的某些行為與模式會上演那些舊東西,直到我們去面對與處理自己內心的東西。

而這一切,是與靈魂的成長相關的,雖然,很多時候,我們會痛到想罵髒話,會想說:「去他媽的靈魂成長與要學的功課,現在老娘不想學,只想要事事順心。」

但是,總是在被逼著去面對挑戰之後,會不知不覺感到,咦,有瑪莉兄弟又過一關的感覺與成就感。

海寧格曾經提到一個概念–二見鐘情(Love at the second sight),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們總是會說,一見鐘情(Love at the first sight),那種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愛可以維繫關係,但是,就許多有結婚與伴侶經驗的人都會說,「那都會過去。」根據研究,真的也只有低於10%的一見鐘情能夠維繫一生的關係。

那是什麼讓伴侶關係這麼難? 如果是這樣,我們是不是都早點清醒,早日看清不再抱持希望比較好? 這樣好像比較不會受傷。

然而,傷,早就已經在了,在綿長的家族歷史裡流了下來,進到我們成長的歷程中,已經深入成為我們生活的心態與信念,並不是逃離伴侶關係就不會受傷,跳出伴侶關係,仍有人際關係、工作、金錢等關係,生活的心態與信念仍在各大不同面向展現著。

伴侶關係像是一個培養皿,在這培養皿裡有我們帶進過往的傷,在這打開心的親密之地,我們直面著自己與對方的傷與生活心態,當有來自過往對男人的怨懟與不信任時,當有來自過往對女人貶低與不信任時,而那是潛藏在深處的生活信念時,我們又如何能夠清楚地看見對方是他如是的樣子,而不是我爸爸/媽媽的幻影?

過去,在我的婚姻裡,我最常的就是在老公身上看見加害者的角色,而我總是受害者,因為,在我家族的女人身上,這已經是個存在許久的生活信念,「男人不可信任」「男人會傷害你」「男人不會在乎你的感覺」當這些是我內在抱持的信念,就算我再愛眼前的男人,我也看不見他正在對我好的行為,自然地,更不可能信任他,因為,我看不見,好像我的身體在這裡,但同時,我的心卻活在幻影之中,看不見真實的樣子。

海寧格提出的二見鐘情指的是,我們要能夠穿越這些幻像,這些來自於家族信念與心態集合成的幻像,看見自己「為什麼我會有這個想法?」「他真的是我想的這樣子?」「還是他有別的面向我看不見?」「對方又是活在哪種來自他家庭的幻像中呢?」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問題是來自對方,看對方都好清楚,但卻不知道,看到的東西是面鏡子,基於靈魂互助的原則在展現給我們看…其實,我看到的是我投射的,敘事的角度是來自內在的。

因此,海寧格說:「穿越幻像,我愛你如是的樣子,在這一刻,我重新再做一次決定是否要繼續愛你,和你走下去,這是二見鐘情。」

「嫁給一個人=嫁給他的全家」

這句話全文應該是:「我帶著我的全家、信念、傷痛與幻像與對方和他的全家、信念、傷痛與幻像合而為一,互相幫助彼此在靈魂上成長與療癒。」

當我們說「我愛你」時,兩個人需要了解「我愛你」在靈性層面上寬廣的意義是:

我愛你,也愛引領我與你背後的力量,有一段時間,我們會被引領走向同一條道路,可能會一起成家立業、照顧與支持彼此,也一起生兒育女,引領我們的力量帶著我們一起體驗這些人生之事,這些事把我們緊緊地連結在一起。

但是,有一天,可能有一個時刻會到來,我們無法再一起因為這些生命的經驗成長,反而,還阻礙彼此成長,這段伴侶關係可能成為了自我成長的絆腳石,在這個時候,要互相提醒對方「我愛你,也愛引領我與你背後的力量。」如果,雙方看見,背後的力量帶著此要走向不同的方向,那也許,可以選擇分開。

若選擇分開,伴侶間在靈魂的層面上仍是緊密連結在一起,就算不再一起體驗生命,因為,雙方曾經用愛支持著對方的成長,沒有任何一點是浪費的,每一點愛,在當下都帶著滿滿的能量。

如果仍選擇在一起,那認知到背後的力量帶領我們將往不同方向走去,了解到這關係上的模式將會面臨一個死亡,舊的模式將死去,新的方式會如鳳凰般浴火而生,這過程中,雙方能放下不再適合的,並注入新的能量。

在有如此認知的伴侶關係之下,已經穿出幻覺,因為,我們已經理解到,伴侶關係裡,有一部份是我們共同分享的,有一些,是我們必須自己面對與處理的,那些,無法怪罪給對方,改變對方是對方本身的責任,不是我們的,我們只能夠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改變。

我們雙方的成長掌握在各自的手中,我們共享的關係是在這個時候需要的培養皿,雙方的成長都很重要,我們感謝彼此靈魂間的互助。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