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 不再忍痛

當我夠愛我自己,我開始丟棄那些不健康的,這包括人、工作、我自己的信念與習慣–任何讓我渺小的東西,我對自己的批判會叫這(舉動)不忠誠,現在,我看見,這(舉動)是愛自己的(表現)。
~~Kim McMillen, When I Love Myself Enough

愛自己,這個我最最喜歡的話題,在之前的播客也做過一集是關於愛自己(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最愛的是自己)。

最近,體悟到愛自己的另一個層面,在之前的播客裡提到過

你愛你的身體嗎? 你對自己身體的內在對話是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都有一種「我不夠」的內在黑洞,因為「我不夠」的信念,我們會做許多的事情來填補這個黑洞,當我們覺得用食物、買東西、美容、醫美或是任何方式來犒賞自己的前提是,「我不夠」的出發點,我們就很容易感到空虛。

這個層面是關於「我不夠」,最近體悟到的層面是關於「聽身體的聲音」。

生活小處的重要性-姿勢與環境

去年12月,因為原本用的床墊讓老公的背不舒服,我們換了一個床墊,但因為疫情的封閉,無法到任何大賣場去買東西,所以,看了網路上的評論,就買了一個中等硬度的床墊,剛睡的幾天,好像躺到雲朵上的軟綿,接下來,不到一個月,我開始在運動中傷了膝蓋,看了物治師,發現膝蓋移位,調整與治療癒,沒有太顯著的改善,漸漸覺得呼吸困難,很容易疲勞,又會頭痛,我以為是運動時受傷,接著,又以為是姿勢不良與坐著工作太長時間,最後才驚覺,是以上三者綜合在一起的問題,造成我脊椎大走位。

一度,想說,「哇咧! 我今年才要進入40,怎麼還沒40就一夕間全組壞光光? 」讓我有點驚嚇,也有些沮喪和自我懷疑,於是,開始了一系列研究,關於正確人體工學姿勢、筋膜伸展、人體結構調整…等等,對於與身體連結與感受的學習。

有意思的是,在症狀最不舒服的時候,醫生緣也不佳,除了物治師因為是鄰居可以讓我馬上插隊之外,有三個家人朋友分別推了我三個不同的整脊師,一個要到三月,一個當場被拒絕,一個打電話當天找不到人,我當時想:「哇,居然三個都約不到,那只好靠自己。」我才會開始一系列的研究,好像,在可以看到醫生之前,我需要自己先看見生活上的什麼部份需要改善。

當我把筋膜的書看完之後,理解到,原來,我日常生活的許多小習慣,是讓我慢性到這裡全部爆發的原因,我把床墊退回去,買了個超硬床墊; 把工作的環境重新審視一次,盡可能地達到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與角度,也把小孩在家上學用的傢俱、電腦等角度全調整到合適;開始做許多伸展拉筋鬆開筋膜的伸展。

這段時間,對自己的身體多放一些覺察,我常會一認真工作,就忘記身體的存在,我很能忍痛,都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反正到時候再做做瑜珈放鬆就好了,但是,當人一天都固定在同一個打電腦的姿勢,筋膜也會僵化,整個人就僵化在其中,我學習到,原來中醫裡講的經絡和筋膜的概念是很類似的,所以,身體不通順,與一直固定同個姿勢有很大的關聯。

使用身體的意念設定

我在學習姿勢的過程中,接觸到鄭雲龍-身體智慧-的Youtube頻道,他在幾支影片中,講到使用身體時,也是需要意念設定的,意念設定好後,再帶著身體往要去的方向前進,當他講到意念設定時,我心想,我在療癒時最常和個案說的一句話就是「意念設定好重要」,在靈性療癒的時候,療癒的方向也是跟著意念而去,怎麼從來沒有想過實用在我的身體上? 那個當下,我才驚覺,雖然在心靈的學習上懂得這個概念,但我卻與我的身體脫鉤好久了,因為身體一直以來算狀況還不錯,所以,從來沒有好好地在姿勢、拉伸等事情上,花太多的心思去覺察,也就是,我從來沒有太覺察自己的身體。

於是,我開始花多一些時間與心力在感受我的身體,才發現,我的身體原來有千言萬語要告訴我,但我卻從來沒有完整地給過祂關注,以前,我可能會用「它」來代表我的身體,現在我可以感覺到,身體一直都是個「祂」,身體是座神聖的神廟,這概念,以前我只是字面能夠理解,但當神廟建築出問題後,才驚覺到要把意念與覺察灌注到身體上,現在身心全面地體會到「祂」的重要性。

那當下,我有一個感受,我的靈性學習道路果然是從天而降到地上,哈哈!! 從心靈再回到身體裡,寫到這裡,我很謝謝我的身體在尚未到40時,就先給我這一堂課。

就在我做了許多調整與內在的理解之後,我決定再打電話約原本找不到人的醫生,沒想到,他隔一天馬上就可以看我!! 醫生緣在許多改變之後終於來到,所以這算是天救自救者吧,哈哈哈!!

每個人都需要一位好的整脊師

這個標題下得有點誇大啦,哈哈,但因為,才短短一小時,我的整脊師就幫我解決了頸、肩、背與一開始出狀況的膝蓋,一連串的咔咔咔之後,身體的壓力頓時減輕,讓我在開車回家的路上,開心地大聲唱歌。

當然整脊師也強調,保持與注意良好的姿勢,繼續鍛練身體某些重要部位的肌肉,讓祂們能夠強壯地支撐起自己的身體也很重要。

「王」者之姿–天人地和諧

我不禁地初步地研究了一些道家談養生的資料,不止是心靈上的成長,我們也需要與身體和諧地鍛鍊與相處。

之前,有一位猶太背景的家排老師和我分享了他對中文字「王」的解釋,他說,靈性的成長有三個重要的版塊,分別是「天、人、地」,這像是王字的三橫。

一個完整的人,不是只活在中間象徵人的邏輯裡,現代人因為1600年之後,科學的論點強調獨立思考、質疑、實驗、批判,大多著重在物質的,要眼睛能見,可以證明的,才是真實的,這是只活在中間一橫的人。

接觸了靈性之後,人往上連結天的那一橫,任何一種靈性的實踐方式,如各種宗教、民間信仰、新時代…等,都在強調天的部份,從天得到訊息、方法、力量、支持…等,在1600年前的世界,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種族之間,都非常注重「天」的這部份,但卻不鼓勵人做中間那一橫象徵的理性與獨立思考和批判。

象徵地的這一橫,是與大自然、地球母親、身體之間的關係,過去,許多薩滿與原住民文化,甚至道家,都非常重視這一點,相信的概念是:「你對地球造成的損害也等於是對自己造成損害,人與地是無法分開的。」這是人活在世界上很重要的一點,行動、實踐並把美好的事物透過創造帶入這個世界。

現代人相信科學的人,只活在中間一橫,著重在理性的思考,不願意接受天與地對於生命也有重要的影響,我們才會如此的破壞生存的環境,走在靈性的人,又太過偏向於天,忽略了理性與批判的獨立思考,有時候,又會太過沉迷於靈性中虛幻美好的感覺.而無法在地上實際地做出些改變,成為理想主義者。

因此,我們需要連結天、地、人,中間需要有那一直線連結,才能在世為王,才能夠和諧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身為使用中文字的華人,好像對於字很麻痺了,王就是王,從來沒有細想這麼多,聽完他的分享,查了一下王字的來源,他的這個分享,就像董仲舒說的:「古之造文者,三畫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

王,不是大王,而是一個能串連天人地三個部份的人,這與核心薩滿實踐的中心思想很類似,我們去找良善、慈悲、對人間有愛的神靈提供我們需要知道的訊息、力量、知識、智慧、療癒…等,並不是要讓自己永遠待在祂們的懷抱,不再面對這個世界與自己的人生,得到這些幫助,是要讓我們能夠把它們帶到身為人的生活中,帶著靈性自主權,理性與獨立思考去做決定與選擇,不把人生的選擇權與力量丟到別人的身上,接著,再把自己學到的智慧、得到的力量與支持用自己的身體實踐到這個世界上,這才是身、心、靈合一的合諧狀態。

結論

在這整個經驗裡,我理解到,愛自己不止是心靈上需要療癒的那些傷痕,也包括了對身體的覺察與關注,我是個很會忍痛的人,但是,忍痛絕對不是愛自己的表現,在照顧他人時,忽視或強迫自己,也不是愛自己的表現,這是我最近對愛自己另一個層面的領悟。

另外,我從覺察身體和愛自己的練習中,發現,我忽略身體是起因於我不想拒絕別人-尤其是很愛的人-的罪惡感,好像,我不去照顧別人的感受,就是我不對,會強迫自己的身體去做不想要做的事,但我想,這又是另一個心靈上的主題了,有機會再寫。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