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靈性的工作 vs 靈性地工作

這幾年,在許多靈性學習的場合裡,常會遇到有人說,覺得普通的工作實在太不靈性了,因為自己踏上靈性旅程了,所以,需要從普通的工作跳脫出來,找到靈性的工作來做。

老實說,有一段時間,我也想要只做靈性的工作,不想要做普通的工作,「跳脫與離開」普通工作變成一個目標,但因為之前答應的責任,仍是繼續地做著普通工作,兼職做著靈性服務的工作。

那時候,一個一起學習薩滿的朋友正在積極地從普通工作轉為全職的靈性工作者,她和我說,她已經受不了普通工作裡面的種種,但是,如果不做普通工作,她又會面臨沒有錢,沒有收入的冏境,她的靈性療癒工作沒有辦法支撐起她自己的生活開支,她對於這樣的狀況感到很挫折,為什麼那些在資本社會裡靈性極低的人可以賺到那麼多錢,而過靈性生活的人卻得過窮日子? 在賺錢的瑣事中掙扎,讓她覺得自己過得很沒有靈性,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她問我說:「我真的不知道你怎麼能夠一邊做普通工作,一邊做靈性工作? 你不覺得普通工作只是為了賺錢很不靈性嗎?」

那時候她問我時,我其實回答不出來,因為,我那時做普通工作是出於一份責任,因為答應了就要做, 等到離開的時機成熟時,我才會離開,那時堅持普通工作是因為這個想法,除此之外,我當時,一直在思考靈性服務工作與金錢之間的關係,當時,我還沒有什麼結論。

去年Covid發生後,離開普通工作的時機成熟了,剛好可以在所有人都ok的狀態下離開,開始全心做靈性療癒工作,當我開始投入之後,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靈性療癒工作其實也是普通工作哩!! 因為,仍然會需要打點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事,有開展業務、積極尋找個案學生的需求,要認真規劃課程、療程,也會需要學習怎麼開設網站,設立收付款等會計系統,自然也會需要顧到自己的現金流、損益,另外,時間管理、計劃,經營顧客關係…等等,要做一個能夠服務多人的靈性療癒工作,就很像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把自己的「產品」表達給他人,並說服他人你能夠提供他們要的幫助。

這其實與我原本在做的工作也沒什麼太不同,大概也因為我商業的背景,讓我用這個角度去看經營靈性療癒的工作,在原本工作上會卡住的、討厭的、刺激我的,我不太擅長的,仍然會在經營靈性療癒工作之中出現,雖然內容是我極有興趣的,但是,當興趣變成了生意…嗯…很多原本的純粹就必須開始做割捨。

而這些就是我朋友和我聊到「不靈性」的點。

在全職靈性療癒工作的那段時間,我還發現到,我其實沒有辦法全時間地處在靈性世界裡面,我開始渴望地球世界,一直處在靈性世界裡,整個人好飄,沒有接地氣,覺得好像我身在這個肉體裡面,有很多功能沒有完整地使用,那時候,正好重讀麥克.哈納兩本核心薩滿的書,裡面提到,大部份部落薩滿都有普通的工作,可能是獵人、農夫、幫忙照顧族人,到了晚上才會進去薩滿工作,因為,對他們來說,薩滿是一腳踩在地球世界,另一腳踏在靈性世界的人,他們不能只知道一個世界,而排斥另一個世界,因為兩個世界同樣重要,有意思的是,許多部落薩滿都在兩個世界有很好成就。

這讓我重新思考什麼叫做「有靈性」的工作?

很多人想要進入「有靈性」的工作,是因為他們無法面對、處理或負擔普通工作裡種種瑣事、人際間的衝突、很多時候,共情者(Empath)或是高敏者會在與人互動之中,感到能量被削弱,整個人會很累,因此,如果能夠找到一個「有靈性」的工作,那就不需要面對許多毒素,也不會感到自己能量被削弱了,有靈性的工作在這樣的狀態下,是對美好世界的追求,在那裡,我就會好好的。

但是,再深入地去探索,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狀況,讓我們深感要爆炸或受不了的時候,那裡往往就是我們需要下手療癒自己的地方,那裡常埋著過去壓下來的情緒未爆彈,心關起來的地方,限制性的核心信念,期望事情就是要照我要的、控制的、能掌握的方向前進,人就是要照著我要的方式反應,如果沒有,我就會大爆炸,或是鑽牛角尖想不透的盲點,以及我們內在潛藏的各種說故事的敘事角度,讓我們看事情總是帶著陰間濾鏡。

其實,並不是工作本身不夠靈性,而是,我們本身還沒有靈性,因此,不管我們換到哪裡工作、換了哪個伴侶、搬到哪個國家,問題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

其實,每一件事情都是神聖的,工作本身是神聖的,遇到的每個人內在都有神聖的一塊,每件發生的事情背後也有其神聖的原因,但為什麼我們看不見? 因為,我們還沒有碰觸到、探索到、理解到那份神聖,不是這些不夠神聖,而是我們還沒有看見。

Michael Singer說:「工作不是去做,做完要回家冥想消化掉的東西。」如果,我們需要靠著冥想去消化工作上遇到的負面感受,那麼這個流程中有問題的地方,到底是工作或是我們自己呢? 有人會說,所以要換一份有靈性的工作,就可以不用回家冥想消化了,說實在的,在宗教團體、心靈團體等「有靈性」的地方,看到在那裡工作的人引起的抓馬還有少過嗎? 哈哈!! 其實冥想並不是消炎藥,也不一定是要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下才叫做冥想,冥想是個覺察的過程,我們可以學習把冥想推展到生活的每一刻,在每一刻都去覺察,把靈性帶入這個當下,把這個當下變得神聖,這才是靈性地工作,才是我們每個在靈性學習道路上的人要追求的目標。

在有了這個理解後,我也審視做靈性療癒與金錢之間的關係,我覺得這仍然需要回到自己到底是帶著什麼意念與出發點來做這件事之上,我覺得,我做靈性療癒服務的目的不是為了賺大錢、成名、變大師,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我非常樂在其中的熱情,看著一些陪伴多年的個案,從最初剛來時的混亂,到後來內在的轉變,他們慢慢地看見自己的力量,學到如何更了解自己,運用自己的力量,從心靈受傷的小孩慢慢成長為心靈成人,這種喜悅與狂喜是賺再多錢也無法得到的。

這讓我想到麥克.哈納在他的書Cave and Cosmos中提到:

但跨文化且從內部觀察薩滿實踐,經濟、社會因素並不是特別重要,因為,薩滿實踐有著更廣大非物質的報酬,外面的人因為沒有薩滿的經驗知識,看不見的是,薩滿與神靈合作,並幫助受苦痛人的過程中,巨大靈性的喜悅與狂喜。

Michael Harner, Cave and Cosmos, p57, The Spiritual Reward of Shamanism

理解這些之後,對我來說,如果我能靈性地做著地球世界的工作,它可以支持著我的收入與生活,我也可以把神聖與靈性帶入工作的大小事之中,與客人、上司、同事與下屬的往來也能帶入愛與光,這是一種靈性的給予和服務; 而當我在做靈性療癒工作的時候,我就不需要帶著「我必須賺錢」的意念來做療癒,反而可以帶著純粹、熱情與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來為個案守護空間,神聖的力量不一定都會要人做賺錢的事,當金錢不是最終目的,不論做什麼工作,就能夠純粹,因為,不論是什麼工作,我們都能找到靈性的意義與神聖的方式來表達。

One Comment on “做有靈性的工作 vs 靈性地工作

  1. 同感,很棒的見解。 靈性是每個人內在都擁有的,並非是工作帶給你的。 若去定義工作是否靈性,則是來自於自己注重外在而非內在的結果。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