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度進入有質量的深度

「真正的照顧自己不是泡泡鹽浴與巧克力蛋糕,而是在做每一個決定之中,創造出一個你不需要定期逃避的生活。」~~Brianna Wiest

距離上一個po文將近5個月了,這段時間,收到了許多emails與訊息,真是非常抱歉,我完全沒有回覆任何一位新的個案,如果你在想為什麼我怎麼都沒有回覆,以下就是我的藉口XD~這段時間,我很認真的傾聽身體的聲音,也不想要擴展任何新的人事物,就專心在關照自己與家人,看想要看的書,學想學的東西,還有盡情地休息&睡覺。

有人問我什麼時候要再全面復工到之前的狀態? 我其實也沒有明確的答案,目前的感覺是,大概春天之後,看隨著天時運作之下,我是否也會跟著大自然一樣,來個春生夏長,但是,我可以確定的是,我會縮減接的個案人數,因為我發現,年紀與精力真的有差XDDDD~~~

五年前剛開始的時候,我可以每天像衝高速公路一樣的生活,正職工作+照顧家庭+薩滿工作+看書學習工作坊+正常社交生活,但我現在腎精應該是沒有那麼旺盛了XD~ 尤其是Covid之後,很習慣不出門社交,不出門上課,步調放緩的生活,才驚覺到,原來我之前是以那種開高鐵般的速度生活著,放慢下來後,想要再加速,實在有些困難,而且,我也不想要再加快到以前那種速度了,那得要有幾條命才夠用啊?! 我身體很迫切地發出–「我們一起想個辦法轉換生活方式好嗎?」的訊息,這段時間,我也在觀察,究竟我的身心靈要如何轉換生活方式。

去年夏天以來,我減去了大部份的工作坊與團體,也減去了接新的個案,增加了很多空白與self-care的時間,頓時之間,感覺到,我內在有一種驅動力,它推動著我用高鐵速度生活,這個驅動力是受到某種「恐懼」的信念而生,我恐懼,如果我不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做到最好,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我就不會有價值,因此,想把這個價值在各層面推到極致,”善用”每一分鐘,不浪費,不可以停止。

我覺得,在年輕時,有這種驅動力很好,可以盡情地體驗生活不同的層面,又我覺得在這方面,我有很大的「貪念」,有好多有意思的東西去嚐試,我想要什麼都會,什麼都擁有,什麼都做,但是,到了40歲之後,就突然開始有了moment,對於這些貪念延伸出來的東西感到厭煩,最明顯的是,以前興致勃勃的東西,開始感到想翻白眼,有一次,我聽到一個中醫老師說,「如果有這種症狀出現,那表示是你的腎精不足了」哈哈,聽了覺得特別有意思。

這段時間,我理解到,人的身體,不論如何去修行,如何用信念創造實相,總有一天,身體仍會漸漸衰亡,最終回歸塵土,如果,我可以活到80歲,那生命也已經過了一半,照著生長週期曲線來看,我已經要準備從線的頂點開始準備往下走,我不禁思考,我的貪念延伸出來的生活是很多采多姿,但同時,因為接觸面很廣,每一樣東西都無法太過深入,人一天也只有24小時,加上有限的精力,我必須開始做生活模式的改變。

此刻,我開始理解,為什麼很多努力往前衝的人在中年之後,會開始愛上道家的思想–無為而治,獨立守神,該休息的時就要休息,該閉關就去閉關,管別人在外面怎麼爭,怎麼搶,就是做自己想做的,喜歡做的,並注重這些事的品質,而非廣度。

有一天,我在吸地拖地時,突然想到,我從以前一直就很喜歡花花世界裡的各種訊息,我很喜歡讀同議題不同角度的文章, 看書的時候,我喜歡找一個主題,同時看多本但不同作者寫的書,覺得這樣才有完整的面向,也喜歡把自己的觸角延伸去接觸不同人事物,但若,我把花花世界丟了,就選擇3個以內的主題去深入研究,我的生活會怎麼樣呢? 突然之間,一陣恐懼襲捲上來…「不行,這樣我會變成很無聊的人XDDD~~~」原來,我的恐懼也包括了不想成為無聊的人,但到底為什麼會害怕變成無聊的人?

我有「我討厭當無知的人」的想法,我沒有辦法單一地讓一個老師、媒體、門派…告訴我一種面向,然後就百分百的相信它就是正確無誤的,我喜歡在各種不同的聲音中,找到屬於我自己的「真相」,這真相也許和其他人都不同,解釋起來也可能費勁,但是,我就是喜歡尋找自己真相的過程。

也許,這和我從小到現在的宗教歷程有關,我從家人/教會告訴我這世界的「真相」,到慢慢找到我身心靈感到yes的「真相」。但我想,尋找我的「真相」的旅程也許會慢慢地緩和下來,因為,我或許會開始知道,我不需要透過各個面相的訊息/知識來證明我的「真相」是ok的,或許,慢慢地,我可以信任所有從內在浮現出來的真相,我不知道,但我想要慢慢地轉向重視質與深度,而不再是廣度。

2 Comments on “由廣度進入有質量的深度

  1. 恭喜你平安的跨過了一個檻.
    真相唯有自己親身去尋找和體驗, 最後才能成為自己的. 否則都只是” 別人說” 啊 T3T

  2. 真相唯有親身經驗才會明白。為你感到開心!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