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之根

長大有時面臨的就是丟掉原本的歸屬感,再創造屬於自己的歸屬感,有一天,會發現,我可以平靜地不被原有的歸屬感包含在裡面,我可以成為一個原本家人朋友不期待、不祝福會成為的人,做著他們本來不會贊同的工作,嫁了一個他們無法完全理解的人,還可以不帶著愧疚地活得自在。

每天百萬個奇蹟

在薩滿的練習裡,我們開始擴展自己的視野,不再只是這小小的牢籠,開始看見原來還有來自萬物神靈的視角,當我們愈是擴展視野,就會自然地發現生活週遭的魔法,當花綻放時,祂在說什麼? 祂感知到什麼? 當小鳥在鳴叫時,祂在唱著什麼樣的歌,當蜜蜂在採蜜時,從祂的視角看出來,世界又是什麼樣子? 雨水與雪花帶著什麼來訊息與滋潤?

十不足的省思

逐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
蓋下高樓並大廈,床前卻少美貌妻
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門前無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
家人招下數十個,有錢沒事被人欺
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
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還嫌低

擁抱內在紅衛兵

讓她們體會到,那些批判、尖酸與打壓都有個人能傾聽與接納,她們的存在只是想要保護你不受到外界的攻擊、打壓與欺負,只是,保護過頭了,就成為了一種阻礙,讓人裏足不前,無法跳出由保護為根源所蓋的牢籠。

旅行至道德經第一章

這讓我想到海寧格在家族系統排列裡面強調的「愛的序位」(Order of Love),這也是秩序的一種呈現方式,它無關父母的個性,為我們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無關乎我們的感覺,愛的序位就是秩序規律光創造萬物時遵循的一種秩序,當這個秩序因為創傷或痛苦等原因而被破壞時,關係就會失去該有的和諧,因此,我現在可以理解海寧格老年時為何常常提出「道」的概念,我想,他一定是更深刻地理解了道的秩序與規律,這或許就是老子強調「順應自然」四字中的「自然」。

重新定義人生圓滿的意義

或許,我們的許多不快樂與痛苦就是來自於我們對於人生圓滿的定義與期望,覺得沒有達到那個地步,自己就是個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