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工作 v.s.心靈工作
許多人在學習心靈一段時間後,就再也受不了世俗工作,覺得必須趕緊離開,全心投入心靈工作裡,內心才能有得到長久以來希望的平靜,因為,他們覺得世俗工作會拉低自己的能量,無法為一個更有益的大目標走,不論是為自己,或是別人,但是,矛盾的點是,如果沒有世俗的工作,在金錢與物質上就沒有辦法撐起自己與家庭,於是,糾結的點會變成,沒辦法全心全意地在世俗的工作上,看同事與公司的運作全都不順眼,覺得大家都需要改變,於是焦躁的心引發了更多令人焦躁的狀況。
療癒者的包袱
身為一個心靈的療癒者,需要練習「同意」命運(agree with fate),這裡,我不用「接受」,而是用「同意」,同意對我來說,象徵的是,「我”看見”了個案正在經歷命運給予的這種難處,我可以與個案站在一起看著它,但是,我知道,我無法馬上改變什麼,我知道,我沒有驚天的神力可以馬上扭轉任何東西,因為,有些事是個案生命中必須經歷的事,又或者,很久以前種下的因,現在只是顯現出果。」
內在聲音從何而來
就算你覺察出你如何與我應對,你同時間也覺察到你與我的對應是從何而來的嗎? 或許,不是你聽我在說什麼,也許是你爸爸正在聽我說,你認為那是可能的嗎?當然這是可能的。一遍又一遍,在我的心理治療團體裡,我遇過很多人並不真的全在那裡,他們的爸爸或媽媽在那裡,但他們本人不在那裡,他們從來不在那裡……我活著,但不是我,而是我的爸爸住在我裡面,是的,這是真的,我可以把你一塊塊拆開來,並問你,「現在,這一句話,是從你爸爸、媽媽、外婆、外公,或是誰那裡而來?~~Awareness, Anthony De Mello
打斷習慣性敘事方法
當一個人有問題,過一段時間後,他開始習慣性地用同樣的敘事來描述他的問題,這種不停重覆問題的敘事,以及其產生對映出的內在圖像幾乎不可能找到解決方案,描述問題只會支持問題,並讓問題持續,要找到解決方法的第一步是打斷這種習慣性的敘事方法。
孝順最原始的用意
嚴格來說,我們並非從父母得到生命 – 生命透過父母從很遙遠的地方而來,他們是我們與生命本源的連結,那是超越父母任何缺點的地方,當我們與父母連結,我們得以接觸那深層的本源,在本源裡充滿著許多驚喜與神秘,當人們看著他們的父母,並能認出生命的本源,很美的事就會發生。
為什麼找人幫忙很難呢
在海寧格提出「愛的序位」(Order of Love)中,父母和小孩之間的平衡是,父母給予,小孩拿取,原因是,父母給予小孩生命,小孩不能給父母生命,因此,在親子關係之中,通常能夠維持和平的親子關係多是因為,父母可以在自己允許的範圍裡給予小孩需要的,而不要求小孩一定要孝順、回報、或是達到某種條件才能得到什麼。
愛他們的命運
「直到你也愛著他們的命運,你並不真正地愛著他們。」~海寧格
因此,學習看見對方,聽見對方,並接受對方如是的樣子,愈能夠讓我們支持他們內在與靈魂中的力量與智慧,他們能夠在安然受到接受的狀態下,找到屬於他們的解決方式,這同時,也帶給他們尊嚴與力量。
靈性成長的意義與目的
因此,靈性成長走到這裡,我很深刻地體驗+感受到,創傷帶來的行為模式讓我們無法帶著自在生活,因為,會與身邊其他人的故事相共振,接著產生出抓馬,但是,當我們慢慢療癒創傷,對生命與生活本身逐漸感到愈來愈多自在,我們才能夠帶著這份自己活出自己生命的意義,進而,善用生命的禮物,把每個機遇視為一項資源–用以擴展靈魂的視野–,充份地利用與形塑從源頭帶入這個身體的生命,如此,才是靈性成長的意義與目的。
家族系統排列中的代表
「身為一個代表,我發現沒有任何人類的情緒對我來說是陌生的,當處在一個角色裡時,我能夠感覺到一切,儘管如此,對代表來說,能夠察覺到自己的身份與代表的角色平行是很重要的,同時間,在代表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啟動自己的覺察與成長發展過程,這三個現象同時發生: 代表的角色,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的成長發展過程,因此,待在一個角色裡一會兒,並允許角色帶來的後勁也許是有用的。」~~Ilse Kutschers & Christine Bruder
我們的許多面向
如果,我們把自己負面的部份想成是一群餓狗,想要全力地把牠們阻擋在我們的覺知外,並且絕對不要讓別人知道,那我們就會把餓狗關在裡面 ( 否認牠們的存在),只有在非常必要的時候,才餵養牠們,而且,餵愈少愈好,當牠們變得愈來愈餓,我們必須增加自己的防衛,如果我們的防衛心下降,就算只有一秒,他們就會從牢中跑出來闖禍,繼續這樣下去,我們將很快地感到精疲力盡,彈盡人亡,絕望很快地會跟隨而來,那是我們忍不住(展露出負面情緒時),我們會說,都是別人害我們這樣。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