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至道德經第一章
這讓我想到海寧格在家族系統排列裡面強調的「愛的序位」(Order of Love),這也是秩序的一種呈現方式,它無關父母的個性,為我們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無關乎我們的感覺,愛的序位就是秩序規律光創造萬物時遵循的一種秩序,當這個秩序因為創傷或痛苦等原因而被破壞時,關係就會失去該有的和諧,因此,我現在可以理解海寧格老年時為何常常提出「道」的概念,我想,他一定是更深刻地理解了道的秩序與規律,這或許就是老子強調「順應自然」四字中的「自然」。
全身心地認識萬物的靈
在我們的社會裡,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有一個字能形容一個現象,那麼我們就了解這個現象了,雖然字是必需的,它們還是有不足的地方,有意義的發掘只有在知識透過身體直接活出與感受的生動體驗中才變得有可能,如果,經驗不是透過身體而來,那麼,不會有真正的理解。
多知為敗
人「知道」事情,其實,是一件可以讓身體很省力的事情,怎麼說呢? 這要和人「感知」到事情來相比,在靈性的學習裡,我們常會說,要用你的心去感覺,運用你的感知或直覺,但是,如果我們什麼都要有第一線的感覺,那其實生活起來是很費力也危險的,比如說,你知道水在沸騰,不要去摸,如果你「感覺」水在沸騰,那你可能會受傷,當他這樣去劃分知道與感覺時,我突然理解到,為什麼我們都會很想要知道,會想要把事情給具象化、分析、整理下來,因為,我們本能地理解,這會讓我們的身體生活起來比較不費力,但是,現代人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我們只知道,卻不知道怎麼感覺,或忘記我們可以感覺,沒有感覺的身體也會承受太多盲目的刺激與輸入,會有巨大的負擔,尤其是,當這些知識與現實生活並沒有直接的助益。
道的規律
當我們在療癒的過程中,我們是在一層一層地拋下矇蔽我們看見靈魂語言的大便,了解與包容每日掙扎與個人美好,掙扎與美好是一體兩面,都是屬於我們的一部份,都需要擁有一個屬於它們的位置,原生家庭裡面給我們的詛咒常常是我們日後力量的泉源,只要我們願意給詛咒一個位置,包容接納它,不再猛力攻擊,就順應了生命自然的規律。
道與薩滿 個人的直接體驗
幾年下來,走在核心薩滿的路上,我感到很充實與安心,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在核心薩滿的教導裡,沒有人會告訴你「這是你應該要相信的」,也沒有人會告訴你說「你那是錯的,我這才是對的」,「信我者得永生」、「我信的神比你信的神要強大」或是,「我家師父比你家師父更神通廣大」。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