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靈修團體傷痕投射
也因為如此,人們進到一個團體之後,經常會不知不覺地把原生家庭裡,沒有滿足的需要與匱乏投射到團體裡的老師或是同修身上,在他們身上,一開始看見了理想父母的寬宏與愛,但是,在接下來的相處下,又會潛意識地把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形象投射到老師與同修身上,尤其是,當對方的某些行為或言語碰觸到內在原本尚未療癒的恐懼、焦慮、匱乏、憤怒、挫折、悲痛…等情緒時,人們很容易在靈修團體裡重新創造過往傷痛的原生家庭經驗,就如瑪格麗特.米德所說,不論創造多少團體,人們都會帶著自己的家庭影子進來這裡。
身而為人 死亡與靈性
靈魂只能在人類願意全然地去體驗你的生命體驗值(humanness)與脆弱時,才能夠與人產生連結。你的職業title,不是你的生命體驗值,你只允許自己強大,不是你的生命體驗值,你想要讓靈魂與神明來撫慰你,這不是生命體驗值,身而為人的生命體驗值是全然地去經歷你此刻正在經歷的一切,不論正負向,表達出當下你真實的狀態,承認你的脆弱,而不刻意埋藏它,這是全然擁抱身而為人的全然經驗。
什麼是智慧?
細細品味海寧格關於智慧的詩,有種道家哲學的感覺在其中,「道可道,非常道」,如果這智慧是可以輕易用言語表達出來的,那就不是智慧了,智慧,是把自己放在生活中,和諧之中,通常,不是那花悄複雜的巧技,而是那些簡單到我們說:「怎麼可能這麼簡單」的東西。
什麼時候正面積極毒多於藥
因此,當有人在低潮的時候,我們無法只告訴這個人:「正面一點啦!」事情就會過去,因為,很多時候,根源的原因複雜很多,而探究根源的時候,往往會需要我們對黑暗的過往有一些寬容的空間,還需要一些勇氣,讓我們可以直搗黃龍。
給我答案
在靈性的探索中,愈走愈發現,好多事情是沒有解釋的,能一時解釋出來,也不代表那是永久的真理,而我們在靈性成長中學習到的就是,如何能夠在那伸手不見五指、未知無底之處,仍能夠平穩安然地存在著,那需要有很深很深的臣服,在那裡,不會有簡單可理解的答案,因此,需要信任自己身心靈的感受,在那裡,自體發光地前進。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