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輪廻中跳出

如果,我知道,一段非常重要的緣份可能在劇本上寫著哪一年會起變化或結束,那麼,帶著無意識地、隨隨便便地、覺得這會是永久不變的心情與這個人相處,比較起,我知道這會結束,會變化,因此,我認認真真地把握每一個當下,處理每一個浮現出來的情緒、探索與看見我與對方相處時,每一個行不同的模式,再真切地改變模式,對於我的靈魂來說,有意識地去經營這一段緣份會讓靈魂刻劃出較深刻的智慧與力量,這也才是我們有機會從不停輪迴重覆的循環中跳出來的方式。

擁抱內在紅衛兵

讓她們體會到,那些批判、尖酸與打壓都有個人能傾聽與接納,她們的存在只是想要保護你不受到外界的攻擊、打壓與欺負,只是,保護過頭了,就成為了一種阻礙,讓人裏足不前,無法跳出由保護為根源所蓋的牢籠。

戴面具

有時候,甚至可以學習古文明中的儀式,把儀式感帶進生活裡來,要去見客戶的時候,我花個5-10分鐘時間,戴上專業待客的面具,這時,我們是有意識地選擇戴到臉上的面具與穿到身上的戰袍,不是被迫、不情願或沒有選擇地面對客戶,客戶是可以非常明顯感受不同的。

生命之流的療癒

真實的自己 V.S. 精心形塑的人格面具,這場大PK可能會經由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健康、事業、人際關係…等不同的面向爆發出來,大多時候,無法再繼續使用精心形塑人格面具的原因是,它們已經不再適合我們這一階段的人生了,如果,我們要朝向靈魂的使命走去,戴著這面具並不能讓我們成為靈魂要我們成為的人,於是,這一層層面具、防護衣與防護罩就成了沉積在溪流裡的大型垃圾,而我們卻無法let them all go,因為,那是我們花了一生累積建立起來的啊!

意念設定與代價

這幾年的薩滿實踐與療癒經驗中,我看見不少人們想用靈性的方式來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尤其是以滿足自己慾望上的需求,諸如: 讓不愛我的人再回來愛我,成功賺錢保證班,從此無憂無慮、免煩惱,輕鬆自在,吸引力法則滿足一切需求、用通靈的方式達成任何我想要達成的事情…這些是人之常情,但是,卻也是這些「我只要我想要的」的心情,讓人在靈性探索之中,誤入陷阱,問題的所在是貪念。

It’s Ok的魔力

在這裡,如是地坦白當下的狀態,
在這裡,坦然地脫下面具,
在這裡,真實地面對陰影,
在這裡,全然地做自己

話語是窗或是牆

在家庭與學校的教育裡,很少有人強調過溝通的藝術,小時候,唯一深入人心的溝通藝術是「打是情,罵是愛」,還來不及獨立思考這句話的邏輯時,它已經將我洗腦,我也成了它的信仰者,管你=愛你,愈重,愛愈深,但是,這樣的愛,卻也帶來許多痛苦,到最後,我們所唱的情歌裡,全都是愛與痛交織著,好像沒有痛就不是愛。

核心的抱怨

許多人在遇到情緒排山倒海而來時,會很慌張,覺得自己一定是做錯了什麼,會想要找方法來控制、阻止這些情緒出現,這就像對待鬧脾氣的小孩時,大人用制止、責罵、強迫的方式,阻止他們的情緒流洩,控制他們的行為,而不是靜下來,去傾聽並製造一個安全的空間,在能夠感到安心地被聽見與看見的情況之下,讓情緒走完,如果情緒沒有走完,就會慢慢積累成核心抱怨,跟著我們許久許久,直到我們給它們空間、時間與關注去傾聽與看見。

與身體的戰爭

其實,再仔細地去研究某些靈性之路,會發現有一種被認為非常靈性的信念是建立在: 忽視或虐待身體之上的,像是釋迦摩尼用苦修虐待身體的方式求開悟,但是,與自己宣戰,並無法得到平靜與喜悅,靠著堅強的意志力,或許可以暫時地讓身體內的痛苦、感受、情緒、創傷…等,消失在冥想之中,但是,很常地會發現,只要稍微放鬆一些,暫時因冥想喜悅開悟狀態而忘卻的痛苦,又會全數,甚至是加倍地感受到。

兩種看生命的方式

當我們再也無法改變環境時,我們被挑戰改變我們自己,人的所有東西都能被拿走,除了一樣: 人類最後的自由—在任何環境之上,選擇一個人的態度,選擇一個人自己的方式。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有一個空間,在那空間裡,是我們選擇反應方式的力量,在我們的反應中存在著我們的成長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