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凶的定義

昨天不經意聽到曾仕強教授在講易經時提到吉凶的概念,他說,吉凶不單純只是事情發生好或不好,這概念是人們對易經的誤解,他說: 「吉,只要順應天道而做的,就是吉,就算最後的結果是死,也是吉; 凶,不順應天道做的事,就是凶,就算你在這當中升官發財,這也是凶。」這與我們對於算命與占卜的觀念很不同。

Food for thought. 值得深深思量。

我的感想:

曾仕強教授講的天道,是延續著從八卦到64卦,再到易經裡提及的天與道,是從伏羲氏觀察大自然裡,一個宇宙運行的規律與法則,這個法則因為是宇宙生成的規律,所以,不止是大自然的運行,也包括我們生命的運行都走在這個規律裡,當我們走得是「順道」時,也就是說,我們生活的方式順應著這個宇宙的規律,就可以走得輕鬆自在,就算清貧,也怡然自得,這是吉,如果「逆道」而行,也就是跟宇宙運行的規律對著硬幹,那就會活得很辛苦,就算大富大貴,那也是凶。若把這運用到我們現在認識的心靈成長的概念,要心想事成就是順應這個規律,但要能臣服於這個規律之前,有好多內在的功課要做,比如,要療癒創傷、要覺察心境與每個念頭,要能夠放下,還有重新審視現代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各種「成功」定義,這些現代成功的定義裡,有許多是不符合宇宙運行規律,是逆著道在前進的。

許多中國古代的經典都是順著這個順道的思想寫出來的,這自然也包括慢慢累積形成的道德良知概念,但是,當這些變成了規定,就又會落入迂腐,所以,還是要與天道直接的接觸,變得有意識,才能夠不陷入迂腐裡。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