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找人幫忙很難呢
「要你找別人幫忙很難嗎? 」
我: (如圖)
你是這種若可以就都不要麻煩別人,寧願自己扛,自己累,或是麻煩一個沒有生命的東西都好,有想有思考過,這樣的模式根源是什麼? 那當然是與原生家庭有關。
我記得年輕一些時,我總是很怕欠我爸人情,我不敢拿他的錢,不想拿他給我的東西,不想要讓他為我多做什麼,因為,經驗上來說,每次拿完,總覺得日後需要還,所以,總是小心翼翼地決定到底要不要拿。
在家排裡,我們很常講給予與拿取的平衡(balance of give and take),每一段關係的維持,不論是親情、友情、婚姻、工作…等等,都要很注意彼此之間給予與拿取的平衡,因為,這會影響我們是否能夠好好維持關係,而平衡的給予與拿取通常是人與人之間能否連結的重要因素。
在海寧格提出「愛的序位」(Order of Love)中,父母和小孩之間的平衡是,父母給予,小孩拿取,原因是,父母給予小孩生命,小孩不能給父母生命,因此,在親子關係之中,通常能夠維持和平的親子關係多是因為,父母可以在自己允許的範圍裡給予小孩需要的,而不要求小孩一定要孝順、回報、或是達到某種條件才能得到什麼。
之前讀到一個分享,一個大學女生很喜歡她的父母,她說,從小到大,她的父母不會告訴她,「你想要某某東西的話,那你考試就要考100分。」當她說她很想要到某地旅遊,父母開開心心地一起陪她到那裡去玩,不會告訴她:「去那裡幹嘛? 有什麼好玩的?」她的父母也不會特別責備她的成績,從小,她的成績算是中等,但是,父母也不會因此告訴她:「你看隔壁誰的小孩都考第一名,你怎麼就這麼平庸。」當她告訴父母,她想要學習鋼琴,她的媽媽花了一個月的薪水買了一台鋼琴,但沒有告訴她:「你知道我這筆錢來得多麼不容易,你最好給我好好練琴,不要讓我浪費。」等她長大開始工作,她的父母告訴她:「你們年輕人現在賺錢不容易,好好存錢照顧好自己,找到你想要做的事,我們都已經存好退休金了。」她說,「我北大畢業開始工作後,想要找離父母近的地方工作生活,我不想要離他們太遠,因為我很喜歡和他們在一起。」
我想,光是讀她的這段分享,就讓許多人的內心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刺激,有可能是站在父母的角度覺得「這樣一定寵壞孩子,讓孩子沒分寸,不知我賺錢的辛苦。」或是「怎麼能夠不要求小孩成績,那他的將來怎麼辦?」或是,「小孩怎麼可以不拿錢回家? 這樣怎麼孝順我?」
站在小孩的立場,可能會想「我爸媽怎麼…………(以下一萬點,自己填充)」
縱觀來說,她的父母就是接受她如是的樣子,父母給予,小孩拿取,她在這段親子關係裡能夠感到平衡,沒有壓力,因此,她能享受關係的維繫。如果,這一觀念給你內心很大的震動或不舒服,那麼,這就是一個需要深入探索與療癒的點,老實說,海寧格提出的這一點,就讓我做了好多年的功課與療癒。
我以前,常常就像圖片中的人一樣,我寧願自己扛,也不要找人來幫忙,因為,我好害怕那相繼而來的人情世故,覺得壓力好大,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不能拿,拿了也不能拿太多,因為會有罪惡感,就好像與我的父母在一起時,因為他們曾經的辛苦,讓我每次從他們那裡拿東西都有罪惡感,總覺得不是能夠自由拿取,我一定得要付出什麼,一定要做什麼回報給予父母才可以,當孩子覺得有「義務」或因罪惡感要給予父母時,生命的能量就倒過來了,在小孩的內心圖像裡,自己變得比父母大,在這種狀況下生活的孩子,常常會有匱乏感,也會沒辦法自在地接收別人對自己的好,當然也就不敢亂麻煩別人,或是提出自己的要求,當別人主動來幫忙,或是給自己東西時,還會十分不好意思地連忙拒絕。
這樣長大的孩子總是看不見身邊的資源,因為,每個能給到自己身上的,或是可能來求助力都可能是種長期負債,那自然不能拿!
要改變這樣的模式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我們要在內在圖像上不停地下手,重新的給自己洗腦,改變整個觀點,第一步是,深深地去看見與感受由父母結合而創造出來的生命(我們),很多人第一次做這類練習時,有很大的抗拒,因為,會融合進父母的個性、他們曾對我們說的話,做的事,還有他們生命中各種挑戰與辛苦的大小事,這種種會讓小孩看不見,或不想看見–「光是父母結合創造出我們這個生命本身,就是個奇蹟」–當我們能夠看見並在靈魂層面上認同與經驗這個事實,通常能夠改變我們的觀點。
這一點非常重要,尤其在靈性學習上。
有朋友曾問我:「我們自己內在就有靈魂,有力量、有智慧、有愛,為什麼還要去連結幫助神靈? 你找那些神靈,不就也欠祂們嗎? 不就也要還嗎?」
這一個問題,不就與上面描述的心情是一樣的嗎?
在我們能夠轉變內在對給予與拿取的觀點前,不論你從哪裡拿取–老闆、善心人士、父母、朋友、家人、幫助神靈…- 你都會視那些潛在的資源為長期負債,因為你拿的時候有罪惡感,覺得一定要還,會有負擔,然而,遠古時代的人們在使用薩滿這個工具與週遭的神靈連結,詢問食物在哪? 水源在哪? 要怎麼和平與環境共處? 並找到生存方式的時候,他們在找的就是「資源」,因為這些資源,幫助他們的生活,沒有資源,或是看不見資源對人類本身的生命就是阻礙,若去看原住民與自然相處的觀點,你會發現,他們總會說自己是這世界上的「小弟弟小妹妹」,自然中的其他元素是地球母親,天的父親,月亮祖母、山的哥哥…等等,他們總是最小的那個,只有我們不需要將自己放大到最大的位置,我們才能看見資源在哪裡,才能放開心地拿取與接受,並使生命美好。
因此,若你是很討厭找他人幫忙的人,若你生命軌跡裡總是要當最大,給予最多,拿取就有罪惡感,或感到不舒服的人,或許,感覺看看,視自己是從父母結合而來創造出的生命,給你什麼樣的身體感受,那你會開始理解,究竟你需要療癒與改變的觀點在哪裡,才能夠讓你打開雙手歡迎資源進到你的生命裡。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