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尊重共創的價值觀

夫妻之間的感情,很多時候,在生了孩子、孩子長大一些,或孩子離家後,常常會有很大的衝擊,因為生活上與關係上的變動,看著身邊的枕邊人,突然開始懷疑起「為什麼當初我選了這個人? 是眼睛瞎掉嗎? 還是年輕不會想?或是另一半變了?」彼此之間,激情不再,親吻與擁抱好像只剩下型式,而沒有實質熱情能量的流動,兩人之間,最”熱情如火”的部份就是對彼此的憤怒與怨懟,點火吵架全不用費力,等到怎麼吵都無法解決問題之後,吵架也沒了,放棄了,剩下兩顆冰冷的心因為種種現實的因素而必須擺在對方身邊。

在人生有變化的因素出現時,如孩子、改變職業、改變居所、加入家庭成員一起住、外遇、親人生病與離世…等,夫妻之間就很容易有衝突,許多夫妻都在這個時候感到對方改變了,或自己改變了,又或再也不想過去一樣了,於是,生出了緬懷的心情,「當初嫁給他時,如何如何?現在怎麼變成如何如何?」「為什麼他/她不像以前一樣懂我?」「為什麼現在我就是看他/她不順眼? 以前喜歡的部份,現在怎麼覺得也還好而已?」

其實,在夫妻的相處裡,我們都期待最好可以和過去一樣「好」,不要有任何的改變,當生命將改變帶來時,不得不做出變化來因應時,內心的衝突自然而生,但是,這常是忽略了一個重點: 人,不停地在改變,他/她變了,我也變了,關係自然也就變了。

在戀愛的最初,我們理解對方本來就與我們不同,因此,我們會花時間與心力去與對方聊天,給對方空間表達自己,我們也會分享自己的想法與心情,包容了解彼此,許多人都是在感到受到接受與包容後,更深地愛上對方,之後才結婚了。

但是,等到我們結婚之後,很潛意識地認為,已經了解完對方的全部,才決定要結婚,結婚前了解的那個形象,就像是彼此共同的出發點,如果日後與那不同,或出現了新的狀況,就很容易僵化住,不知道如何在不同的點上,再找到共同的點。

有趣的是,在生命有變化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像自動駕駛般地按照我們最熟悉的模式,那就是原生家庭給我們的模式,當然,雙方原生家庭的模式鐵定不同,因此,就會有因此生出的抓馬與衝突。

舉個例子來說,我的大女兒剛出生時,我媽來幫我做月子,華人的做月子方式,我媽就是忙著煮飯、帶孩子…等等,忙進忙出,我婆婆很西式作風,她沒有做月子的概念,來看孩子時,就是來含飴弄孫,她的想法是,「我尊重你們的空間與方式,我不會動手與介入」,這兩個人都沒有什麼不對,因為,她們都是用自己延續下來的概念在表達愛孫的方式。

偏偏這樣很相反的觀念,常是抓馬與衝突的來源。

親戚問我媽說:「你來幫你女兒做月子,你們婆家有沒有給你包紅包? 我跟你說,我們認識那個誰誰誰,女兒做月時她去做,他們婆家沒有勞力,所以給她包了好大一包紅包,酬謝她好好照顧媳婦與金孫,你們婆家應該也要比照辦理。」

這麼一來,完蛋,原本華人式做月子法就不是件輕鬆的事,我大女兒日日夜夜狂哭,帶起來非常不容易,我和我媽都快要崩潰,加上親戚這麼一說,顯得我婆婆很不關心又沒誠意,那時候,我和我老公講這種心裡的不平衡,我老公也很直接地就去和他爸媽討論,因為他家就是直來直往地溝通。

公婆的想法是: 她的女兒生小孩做月子,她很開心地要來幫忙,那是因為她愛她女兒,如果我們付她錢,我們不就把她當成是請來的傭人一樣? 愛是能用錢衡量的嗎?

我知道這樣的說法,聽在某些人的耳裡,會覺得明明就是在找藉口,因為我一開始聽,也覺得這是沒誠意的說法,哈哈哈! 心裡os:「又不是沒有錢,幹嘛不酬謝我媽?」

但是,那是因為當初我非常地認同家傳的觀念,覺得應該照這才是有誠意,才是對的表現,當夫家不照著我們的來時,就會有受害者情節出現(這是家傳情緒模式),「我們做這麼多,你們什麼都不做,還不給錢,還說風涼話。」

這是我和我老公在生完孩子之後衝突不斷的來源之一,不論他做什麼好事,我都覺得那是應該的,因為他「欠」我,我不會特別和他說謝謝,如果他做了什麼我不爽的事,那他就完了,因為,明明已經欠我了,又不乖,又再做壞事,就會被我幹譙到不行。

他不是華人,不懂這套做月子政治學,對他來說,如果岳母跟他說:「沒關係,你出去,我們來就好。」他就會真的出去做自己的事,不會有罪惡感,不像華人男子們會看一下臉色再決定要不要真的出去,因為他會說,「你們就叫我出去啦」。以前就會和媽媽一起大罵死老外白目,哈哈~~

現在再回想,我們就是這樣各自活在所屬文化與家庭的價值觀裡,各自覺得自己的方式沒錯。

後來開始療癒之後,慢慢去看見我潛意識裡行事依據的家庭文化基礎,試著打開心去聽對方文化裡真正要表達的,我才開始理解,我公婆是沒有惡意的,也不是故意沒有誠意,而是,他們不像華人,一切都講錢,用錢來衡量愛多愛少,對他們來說,愛是不能用錢支付的,這樣會讓愛變得廉價,而且,他們不像華人父母會繼續為成人的孩子做像小孩般的照顧,他們不會干涉我選擇我如何生小孩、帶小孩、養小孩、吃什麼、穿什麼…等,他們給了我一個不同的禮物–自由與空間,當然,自由與空間=獨立與自主,我要自由與獨立,那我就要多像成人一些,自己做,設立自己的方式…等。

我老公也試著理解,華人社會就是什麼都講錢,所以,他也開始會主動問我,他要回台出差,要不要給我家人包紅包? 他試著撇開給錢是污辱的價值觀。

我們學著不去污辱與批判對方的價值觀,把心多打開一些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溝通方式,誠實地坦承自己的界線,也尊重對方坦誠出來的界線,就像剛戀愛時一樣,花時間與精力去聽對方的心情與故事,不急著給意見與批評,這過程讓我感覺到,戀愛的時候,真的比較戰戰兢兢,結婚後,很容易就懶(不論男女),不然就覺得對方做的事理所當然,不再尊重,也發現,原來,自己潛意識裡有這麼多影響我做事的模式,是生命改變前,我從來不知道它們存在的。

這好像海寧格給過的一個暗喻: 
一對男女站在河的兩岸,中間有一條湍急的河流,他們各自一直向對岸的人喊話:「我站在這裡,我就是站在這裡。」但是,沒有人要動,所以,兩個人之間什麼也沒改變,中間的河流還是繼續地流,兩人仍舊被它分開,彼此繼續忽略彼此的喊叫,都希望對方要先過來他的這邊。但如果這一對男女想要知道愛是有可能的,想要找到彼此的中間點,他們兩個人都需要一起走進河裡,感受河裡浪潮的力量,並一起隨著浪潮前進,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在一起,一起感受河的力量,並知道生命給予與需求了什麼。

所以,願意跳開原本死守的價值觀(你應該要這樣才對),尊重彼此,重新建立屬於我們兩個人的價值觀,誠實與審慎地重新審視我們各自從自己家帶來的價值觀與文化標準,並取出此刻我倆都能感到平衡的部份,創造一個屬於我們兩個人共同能接受的新標準,這過程,需要從深入地了解自己綁在什麼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模式開始,因此,療癒從自己開始。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靈性世界 SoulEvolve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