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有空間(Holding Space)

 

holding space.jpg

讓某個人能夠毫無保留地訴說內心話,有時就是給他們最大的禮物,就是替他們保有空間。

保有空間(Holding Space for someone)最原本是一個瑜珈專有的辭彙,中文不知道該怎麼翻,姑且直譯成「保有空間」,在瑜珈裡,主要是形容一個好的瑜珈老師在帶學生們瑜珈時,所散發出來的一種由內而外的磁場,讓學生能夠完全地在平靜當中,沉靜並臣服於瑜珈的動作與能量中,老師保有一顆充滿愛的心,帶著沒有批判的眼神,就默默地傳遞支持的能量給學生,讓學生沉醉在接納、安全、喜悅、和諧與愛之中,與自己的身、心、靈合一。

當有人為我們「保有空間」時,我們默默地感覺到一股安心的能量,可以做我們自己,可以說我們想說的話,但若有其他人問我們,「這個替你保有空間的人實際上為你做了什麼?」我們認真地思考一陣子後,也許會說:「什麼也沒做,他就只是一直在那裡。」奇妙的是,雖然這個人什麼都沒做,我們的靈魂卻能感受到一些美麗的事情發生了,可以感受到平和,頭腦清淅了起來,感受到愛與支持,因為這些奇妙的感受,當我們在面對困難時,我們反而有了勇氣、力量去面對它,而不是逃避或推開它。

2015年,生命教練海勒.普列特(Heather Plett)把「保有空間」的概念擴大到瑜珈圈之外,她說:「保有空間是,我們願意陪著另一個人走在他的生命道路上,不論這條路上會遇到什麼事,不批判他,不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用,也不試著修補他,不試著影響事情的結果。」就是單純地在那裡陪著對方。

用老莊的思想來看,不就是「無為而治」嗎? 什麼都不做,就是什麼都做了。

用能量的角度來看,當我們替他人保有空間,我們把能量的空間讓了出來,把舞台交給對方去揮灑,我們只是安靜地投以愛、仁慈給對方,這已經超越同情心或同理心,對方不會因為自己的困難而覺得羞恥或是自卑。

保有空間意味著,不搶奪他人的力量。

怎麼說呢? 當我們擔心他人,想替他人解決他的問題,想盡辦法要給他建議,我們其實是在認定他沒有能力/力量去解決他的問題,但是,當我們全心的信任,對方已經有了最好的方法,也不要硬在那個能量空間上填滿我們的想法、碎碎唸或意見,我們實際上,是給了對方一個空間和機會去傾聽他們內在的聲音與直覺,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保有空間意味著,不期待結果。

現代人傾向於結果導向,我們一直覺得要不停地超越問題,超越自己才是進步,然而,事實是,我們永遠都超越不完,事情會一直出現,以不同的型態出現,療癒的過程,並不是超越的過程,而是,我們必須提供自己一個空間,沒有其他人的空間,去悲傷、去釋放,去喜悅,這個過程不一定馬上有什麼結果,但是,必須在靈魂上、能量上有這麼一個空間。

保有空間最困難的點是什麼?

holding-space-doing-nothing.jpg

常常,保有空間最難的部份就是…你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沒有做。

最難的點在於,看著在乎的人受苦,「我好像什麼都沒有做」,無為而治好像很消極,愛一個人、在乎一個人不是就要用行動和言語來表現嗎? 什麼都不做不就看起來是「不在乎」的表現?

但或許必須回來問自己:「為什麼無法就安靜地坐在這裡,無為地陪伴受苦的對方呢?」

也許,答案是:「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受苦的時候,心中也是會有不舒服的感受,因為,這也挑戰了我們的舒適圈,我們可能也覺得心情低盪,當我們在做什麼/說什麼的時候,我們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可以暫時不去感覺內心的低盪,因此,做什麼/說什麼的動作不是完全為了對方,大多數是為了我們自己,讓我們自己好過一些,萬一發生什麼最壞的狀況,我們不會那麼傷心,覺得自己至少有做了什麼,不會對不起對方,萬一發生什麼事情,旁人也不會有藉口拿來說我們什麼都沒做。」

我們必須練習當對方痛苦時,不要一起掉入痛苦的情緒無法自拔,而是學習覺察這份情緒,觀察這份情緒,在這個過程中,練習內觀與覺察,如此,為他人保有空間的時候,可以就處於當下,提供一個美麗的空間給對方。

因此,保有空間真的不容易,也許就是因為這麼困難,因此,這是一份非常難得的禮物。

 

誰需要替他人保有空間?

保有空間,並不是瑜珈老師的專利,這可以用在許多生活的面向上,父母為孩子保有空間,孩子能夠100%擁有他的能量空間,去發展他自己的天賦,或是在自己的挫折中想通站起來。

老師為學生保有空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空間裡,盡情發揮並學習。

心理治療師/社工/生命教練/靈性導師為他們的個案保有空間,有時候,當一個人處在低潮時,就是需要這麼一個支持的空間,自己去想通,而不是來自諮詢師不停地給意見。

臨終照護,不論是病人或是病人家屬,有時候,並不需要直接去說什麼,給什麼意見,就是單純地在那裡,提供幫助和保有空間就是最好的幫助。

朋友間、男女朋友間、夫妻間、手足間都很需要彼此的「保有空間」。

 

如何保有空間?

有幾個實際的方式可以參考看看

1. 給予對方全神貫注的注意力:

試想看看,我們說話時,有一個人能夠全神貫注地聽我們說話,不任意打斷或是給予評斷和意見,那感覺是多麼地好,多麼地被接受。

2.暫時放下自我(ego)

當強烈主觀的自我進到對話裡面,可以看到的景像是,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雙方的自我都沒錯,但是,卻都難以達到中間點,有時候,當我們處在低潮時,若一個自我很重的人和我們說話,我們會聽到很多教訓的話:「我早就跟你說了。」「我的話你都不聽。」然而,這並不是我們在困難時最想聽到的話。

3.緩下速度

當我們很急著要處理事情時,常常很容易說錯話,或是忽略對方的情緒,情緒是沒有辦法快速處理的,必須隨著時間而逝,因此,當面臨需要給對方空間的時候,慢慢來,說話也慢慢來,講話很急的時候,感覺就很沒有耐心,但慢慢講時,整個氣氛都不同了。

4.不要批評

批評是毒藥,再多的批評也無法改善目前的狀況,甚至會傷害到雙方的關係,讓處在困難的一方就把溝通的門關起來了。

5.不要拿取他人的力量與控制力

就如上面所說,當我們擔心、害怕,急著要幫對方處理問題時,就是不信任對方的力量,因此,要放下自己想要控制場面的心情,愈控制狀況愈糟。

6.允許別人自己做決定,就算他的決定和我們不同

這點對許多父母/長輩來說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想想,當父母愈是干涉小孩的決定,小孩愈是反感,愈無法聽見他內心的聲音,愈是無法客觀地判斷實際的狀況,反而更容易做出為了反叛而反叛的錯誤決定。

7. 讓他人在他們決定冒險、失敗或做錯事的時候,感覺到安心

這點對許多亞洲父母來說真的好困難,冒險和傳統的價值觀根本是背道而馳,小孩跟父母說,我想要休學一年,騎單車環遊世界,或是,我不想要當個普通白領,我想去玩音樂,多少父母能夠試著理解,支持孩子的冒險心與夢想? 當一個傳統的父母聽到這樣的想法時,他們反對,但是,在他們反對的聲音中,有許多是反映出他們內心的「不安全感」、「恐懼」與「疑惑」。

8. 如果想要給予對方指引,不要忘記謙遜與體貼

在亞洲社會,尊重這件事情,在從上往下的關係中,常常受到忽略,好像處於上位的人就有權力對下面的人不尊重,上位的人常常強行把自己的想法硬是推到下位的人身上,逼下位的人接受,然而,通常這會引起更多的反抗,因此,尊重地、體貼地、謙虛地提供對方自己的意見是在保有空間時,非常重要的一點,對方也有自由意志,有權力/利為自己做出是否採行他人意見的決定。

9. 把自己變成一個能夠承載所有情緒的容器

我自己認為,這是這10點當中最難的一點,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當這個容器的,有多少關係破裂是因為我們期待對方就應該承擔我們的情緒,但是,其中一方真的沒有辦法承擔這個容器的角色,夫妻之間、好友之間,手足之間…一方期待,另一方有壓力,再來的就是失望與破滅。

當我們過於情緒化時,當我們沒有處理好自己內在的傷痕和陰影,或者,當我們不夠信任對方時,我們都沒有辦法成為一個能承載情緒的容器。

另外,當對方處在負面的情緒當中,如果只靠我自己的力量去面對,有時候,因為自己的力量不足,反而幫不到忙,還被拉下去,因此,有一個精神力量的來源或信仰是非常重要的,像是指導靈、天使、耶穌、佛祖、神明…的力量,我們自己只是座橋樑,但是,真正的容器和力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慈悲的力量。

10. 認知到沉默與未知的價值

當有人處於困難、前途迷茫的狀態時,要保持沉默並不容易,我們總會急著要替對方想辦法,給予很多的意見,分析未來的狀況,但是,又有誰能知道未來真正如何呢? 而且,真正去面對未來的人是對方,不是我們,因此,保持沉默,並對未知保持開放,讓對方自己思考,是最好的方式。

11. 只給對方他們能力範圍內可以處理的訊息

有時候,當對方正在面對困難的狀況時,如他正在處理消化原生家庭的關係,就不要再同時間把夫妻問題也一起全都搬上來,雖然我們心裡知道這是有關連的,但此時此刻,對方需要的是一個空間,能夠去哀悼自己的童年,而不是同時再去看延伸出來的問題,因此,一次一點點,慢慢來,不要一次給太多。

 

結論

「保有空間」,並不是知道這個概念就能夠馬上實行的事情,需要不停地練習,不停地覺察、發現並看到,面對每一個人和不同的狀況,保有空間的做法就會有所不同,因為每個人對「空間」的觀念都不同,因此,我仍舊透過不同的個案,持續的學習當中,或許不會有學滿畢業的一天,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但是,仍舊期許自己可以慢慢地繼續學習如何替別人保有空間。

 

資料來源:

What it means to “hold space” for people, plus eight tips on how to do it well

The Importance of Holding Space

 

 

2 Comments on “保有空間(Holding Space)

  1. 謝謝妳的分享。保有空間的課題正是最近正在探索與經歷的人生課題,謝謝妳的文字與梳理。很受用。

  2. Pingback: 「職場漫遊指南」:找到職場文化與個人成長的終極答案 - 譽耀科學溝通發展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靈性世界 SoulEvolve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