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個案的教導

人與人之間,透過「關係」這項載具,刺激我們的極限與痛苦,但同時,也激發了我們內在原本就已經有的,源源不絕的愛。

盡情閃耀

有一天,我驚覺到自己的鼻子對某個演說「哼」了一聲,眼光上揚發白了一些,我感到自己內在「酸酸」的,然後,我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有這種反應? 明明內容我也非常地認同。」

做了一些深層的對話,得到的答案是:「因為,我從來沒有讓自己全心全力地閃耀過,都是非常節約地在使用自己的力量,只想要處在安全範圍內,我表現出來的不以為然,是因為我憎恨自己不能夠也和演講者一樣發光發熱,徹底地實踐自己人生的使命。」 

心靈成長是條提高覺察力之路

不需要批判自己,批判是抗拒,需要接受這樣的自己,就是因為你設下了意念,要專注在培養該特質,所以你內在的覺察力提升,你開始會去注意過去看不見的事情,這一次做出來的事,只是讓你清楚知道過去的模式,並讓你有機會內省,之後可以不再有盲點,而往你想培養的特質邁進一步。

心境與心想事成

漸漸地,我可以體會什麼是when the time is right,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不想、不計劃,就把一切交給老天,等老天給我對的時間,不是這樣,而是在想要做一件事後,開始調整自己的心境,放下用力拼、控制、期望、壓力、焦慮,純粹地把已經完成的美好感受帶進心裡,但也不是停在這裡空想、空感受就好了,仍然要計劃與行動,當我們放下控制、緊張、期望、壓力與焦慮之後,很自然地,我們做事的方式會變得不同,態度會不同,說話方式會不同,我們散發出去的能量就會不同,與他人溝通與合作的氣氛就會變 得不同,發生在生命中的事也會不同,成就事情後的感受也會是輕鬆,而非疲累。

推好書 當生命陷落時

佩瑪的教導就是在做榮格說的不受歡迎的認識並與黑暗面共處,這大概是我一開始無法接收佩瑪的教導的原因,因為,我曾經在靈性娛樂的追尋裡,我覺得,一定會有方法可以繞過直接面對內在的黑暗面,但是,走到這裡,我覺得,沒有捷徑,必須面對,必須接受,若繼續不切實際地追求「希望」,希望有一天黑暗面會隨風而逝,有一天,有人會把這些都帶走,或是,一直期盼,等到我如何如何時,我就會好了,這是天真的想法,最終,我們都必須面對與接受自己的黑暗面,並找到黑暗的根源,才能夠知道哪裡需要照光進去。

深入面對黑暗面

但是,這是一個過程,療癒的必經的過程,因為,如果我們無法走到內在最黑暗之處,看見自己的不足,只是一昧地向外指責他人,怪罪他人,那麼,我們不可能把陽光帶入內在最黑暗的地方,只是伸手不見五指盲目地活著,因此,願意深入自己的黑暗處,並了解自己的黑暗,還有自己的黑暗如何運行,才能夠找到方向,把自己帶向想去的地方。

魯米的智慧

魯米的智慧
1. 什麼是毒物?
2. 什麼是恐懼?
3. 什麼是嫉妒?
4. 什麼是憤怒?
5. 什麼是恨?

傾聽與競技型對話

真正能傾聽與了解自己的朋友不多見,若出現了就好好把握,但若沒有也不需要氣餒,成為願意傾聽了解自己的第一個人,讓日記本,創作的圖畫,音樂與各式各樣藝術與創造成為能完整表達自己的小天地,因為,對話不是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方式,能完整表達並呈現自己的,是自己的空間,自言自語,自我對話,內心的整理與整合,他人只是輔助的配角。

馬斯洛的自我實現

馬斯洛三角並不只是個心理學或行銷企管學裡的冰冷理論,它是個活生生地人生藍圖,馬斯洛三角是一個內在成長的過程,可以看做是一個內在靈性探索的地圖,每一個階段都必須經歷,才能再往上一個階段邁進。

如何化知識為行動

常常跨不出第一步,是因為這一刻,我沒有感覺/感動想要做,而it’s ok我順著我的感覺,follow my feeling不是一件超重要的事嗎?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更了解大腦如何運作,那我們就會知道,實際操作上「感覺對的那天,永遠不會來臨」。

我們的大腦,也就是自我(Ego),是設計來保護我們遠離威脅、不舒適、風險、危險的重要保護機制,當我們一感受到不舒服或有威脅時,大腦馬上會發起保護作用,讓我們很快地遠離不舒適與威脅。